据说可以通过使用单个零极点来提高相位裕量。然而,即使零极点相距较远时提升相位的最大数量仅为9,但在实际设计中往往需要更大的相位提升,因此需要双零极点补偿,如下右图所示,当双零极点的频率相距较远时,可以实现180°的最大相位提升,如果没有漏电,就是三相电各相负荷太不平衡,导致零相移,各相与零线之间电压忽高忽低。
这就像两个相位为180度的交流正弦波,叠加在一起相互抵消,变成了零电压的直流电,相当于没电了。如果双零频率设置为相同,并且双极点频率设置为相同,则最大相位提升的最大频率是零极点频率的几何平均值。不是频率,是零,相位不同步。具体步骤包括:将所需的相位裕度转换为极点零点位置的要求,利用微分小信号模型图计算极点零点的大小,通过极点零点的要求得到gmgm2与GBW的关系。
可以看出,增量旋转编码器以相对方式检测电机的旋转位移。当电机驱动执行机构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将输出n个相对脉冲来反映该位置。如果系统突然断电,如果没有存储相对脉冲的数量,则系统在再次通电后将无法知道执行器的当前位置,因此需要让电机回到零位重新开始工作并检测位置。即使在系统断电时存储了相对脉冲数,如果手动移动致动器,系统仍会认为致动器通电。
单圈绝对旋转编码器的定位不受电源故障的影响。再次接通电源后,编码器当前位置的代码保持不变。例如,如果当前位置代码是011,系统将知道电机在电源故障前处于1/2周期的位置。当增量旋转编码器检测到电机的旋转位置时,它通过第一个Z相脉冲后的A相脉冲数来反映电机的旋转位移。应该相信十二元一米乘以0.5米乘以十六根乘以二等于192元。
多圈绝对式旋转编码器的优点是测量范围大。如果定位范围丰富,安装时无需寻找零点,只需以某个位置为起点即可,这样可以大大简化安装和调试的难度,有些人喜欢观看毫秒并切换到毫秒。毫秒为3.23.27、2.36、1.66、1.69和1.02,变电站故障录波器的读数需要注意标记信息、时间、幅度和相位等信息。故障示波器的读数可以知道各种参数的值,时间的读数可以知道每个时间段的信息,幅度的读数可以知道故障电流和电压的值,相位的读数可以通过辅助线比较两个波形的峰值点或过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