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路 > 集成电路 > 电脑usb接口电流是多少,电脑usb插口输出电流有多大

电脑usb接口电流是多少,电脑usb插口输出电流有多大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9-02 01:14:28 编辑:亚灵电子网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电脑usb插口输出电流有多大

电流大小是跟根据设备的功率来的正常要5V的电压差不都有0.5A的电流
应该5-10A
看你的电源了撒```
500ma左右
USB2.0是5V500MA的马上出3.0了电流会增大到900MA

电脑usb插口输出电流有多大

2,电脑usb供电电压电流是多少

SB接口是国际通用的,有相关的标准。USB的输出电压是5V,各版本都一样。输出电流方面,USB1.0和USB2.0的最大输出电流是0.5A,USB3.0的最大输出电流是1A。直流电路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虽然标准规定USB的输出电流只有0.5A或者1A,大多数电脑的USB接口输出能力都可以超过这个。 USB接口简介:通用串行总线(英语:Universal Serial Bus,缩写:USB)是一种串口总线标准,也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的技术规范,被广泛地应用于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等信息通讯产品,并扩展至摄影器材、数字电视(机顶盒)、游戏机等其它相关领域。最新一代是USB4,传输速度为40Gbit/s,三段式电压5V/12V/20V,最大供电100W,新型Type C接口允许正反盲插。

电脑usb供电电压电流是多少

3,电脑usb接口电压和电流是多少

1、 USB接口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是: +5V 500mA,实际上有误差,最大不能超过+/-0.2V 也就是4.8-5.2V 。实际上功率就是限制在2.5W以内。2、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通串线”,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usb接口也称为串行口,usb2.0的速度可以达到480Mbps。可以满足各种工业和民用需要.

电脑usb接口电压和电流是多少

4,usb接口电流是多少

SB接口是国际通用的,有相关的标准。USB的输出电压是5V,各版本都一样。输出电流方面,USB1.0和USB2.0的最大输出电流是0.5A,USB3.0的最大输出电流是1A。直流电路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虽然标准规定USB的输出电流只有0.5A或者1A,大多数电脑的USB接口输出能力都可以超过这个。 USB接口简介:通用串行总线(英语:Universal Serial Bus,缩写:USB)是一种串口总线标准,也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的技术规范,被广泛地应用于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等信息通讯产品,并扩展至摄影器材、数字电视(机顶盒)、游戏机等其它相关领域。最新一代是USB4,传输速度为40Gbit/s,三段式电压5V/12V/20V,最大供电100W,新型Type C接口允许正反盲插。

5,大家电脑usb口输出电压和电流分别是多少

理论上USB2.0 接口电压5V 电流0.5A USB3.0 接口电压5V 电流1.0A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电脑都达不到这个标称值特别是台式机电脑,机箱前置面板上的USB接口,电压与电流都偏低,有时候需要插到机箱后边的USB接口才能使用。.
usb接口的标准带载电压为5v。最大输出电流500ma。可见最大功率为5*0.5=2.5w。所以,外部使用的设备其最大功率不得超过2.5w。实际使用中,因为线路电阻的问题,实际电压和实际电流稍低。一般在4.9v左右。

6,usb接口的电流大概多少毫安啊

电脑上的USB接口的输出电压为直流5V,输出电流不大于500毫安。USB接口电压是5V±5%为外部提供电压。并不代表是恒定的5V电压。而USB2.0的更小,只有3%的波动。USB接口的电流就比较恒定,一般为500mA,笔记本的只有100mA。USB供电电压+5V是标准值,允许有一定的偏差,计算机USB口的供电电压在4.75~5.25V之间都符合USB协议的规范。USB供电电流:是+5V的电流,USB协议规定最大值为500mA,也就是单个USB口最大输出功率是2.5W。输出电压为直流3.3V到5V;输出电流:USB1.1的电流是500mA,USB2.0的是750mA。台式机电脑,机箱前置面板上的USB接口,电压和电流都小于箱后边的USB接口,USB接口是国际标准的,没有什么不同。输出电压是指市电经过UPS整形、滤波、稳压等一系列措施后输出的供电脑等负载设备使用的电压。这种电压一般都比市电电压干净,没有杂质讯号。通常UPS的输出交流电压应该稳定在220V,不能有过多偏差。

7,usb口是多大电流的

USB2.0 电流500mA,USB3.0 电流 900mA。  USB(Universal Serial Bus2.0,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应用在计算机领域的新型接口技术。USB接口具有传输速度更快,支持热插拔以及连接多个设备的特点。目前已经在各类外部设备中广泛的被采用。USB接口有三种:USB1.1,USB2.0和USB3.0。理论上USB1.1的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2Mbps,而USB2.0则可以达到速度480Mbps,并且可以向下兼容USB1.1。早在1995年,就已经有个人电脑带有USB接口了,但由于缺乏软件及硬件设备的支持,这些个人电脑的USB接口都闲置未用。1998年后,随着微软在Windows 98中内置了对USB接口的支持模块,加上USB设备的日渐增多,USB接口才逐步走进了实用阶段。这几年,随着大量支持USB的个人电脑的普及,USB逐步成为个人电脑的标准接口已经是大势所趋。在主机端,最新推出的个人电脑几乎100%支持USB;而在外设端,使用USB接口的设备也与日俱增,例如数码相机、扫描仪、游戏杆、磁带和软驱、图像设备、打印机、键盘、鼠标等等。
USB3.0也没有手机充电器高记住
电脑上的USB接口的输出电压为直流5V,输出电流不大于500毫安。USB接口电压是5V±5%为外部提供电压。并不代表是恒定的5V电压。而USB2.0的更小,只有3%的波动。USB接口的电流就比较恒定,一般为500mA,笔记本的只有100mA。而USB接口的供电方式分为三种,主电源+5V直接供电、副电源直接供电、通过电源调整管控制供电。5V----500mA USB的电压为3.3V到5V电流为500mA到1000mA 5V 500mA左右机箱后面要高点机箱前面有一接线线的长度影响电压。
理论上usb2.0 接口电压5v 电流0.5a usb3.0 接口电压5v 电流1.0a 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电脑都达不到这个标称值 特别是台式机电脑,机箱前置面板上的usb接口,电压与电流都偏低,有时候需要插到机箱后边的usb接口才能使用。 .

8,电脑上USB接口的输出电流是多少毫安时

普通USB电源或充电器普遍功率比较小,输出电流普遍在500毫安时以下
usb接口的标准带载电压为5v。最大输出电流500ma。可见最大功率为5*0.5=2.5w。所以,外部使用的设备其最大功率不得超过2.5w。实际使用中,因为线路电阻的问题,实际电压和实际电流稍低。一般在4.9v左右。
电脑上的USB接口的输出电压为直流5V,输出电流不大于500毫安。USB接口电压是5V±5%为外部提供电压。并不代表是恒定的5V电压。而USB2.0的更小,只有3%的波动。USB接口的电流就比较恒定,一般为500mA,笔记本的只有100mA。而USB接口的供电方式分为三种,主电源+5V直接供电、副电源直接供电、通过电源调整管控制供电。USB的电压为3.3V到5V 电流为500mA到1000mA。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通串线”,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是应用在PC领域的接口技术。USB接口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是现在笔记本电脑上使用最频繁的接口之一,众所周知,USB分为USB 1.0、USB 1.1和USB 2.0三种标准,理论最大速度依次为1.5 Mbps、12 Mbps和480 Mbps。(注意:这并不准确,因为USB已经披上一层马甲了,皆改名为USB 2.0,最大速度能达到1.5 Mbps的叫作Low-speed USB 2.0,能达到12Mbps的叫作Full-speed USB 2.0,而达到480 Mbps的叫作High-speed USB 2.0;但是这种说法在普通消费者和销售商中并不通用,因而仍旧使用前面的说法。)电压输出为5 V,最大输出电流为500 mA;笔记本电脑上所带的通常是USB A母口,可以通过转接头或转换线变为不同的USB接口。但是在日益增多且速度更快的USB外设下,应该如何充分有效使用USB接口呢? 首先,必须了解USB控制器,通常来说USB控制器是集成在南桥上的,这里以Intel芯片组的南桥ICH(Input/Output Controller Hub,输入输出集成控制器)为例说明。如图1所示,ICH7是迅驰3平台上所使用的南桥芯片,其拥有一个USB2.0 EHCI (Enh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加强型主机端控制界面)和四个USB1.1 UHCI (Universal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通用型主机控制器界面);USB2.0 EHCI是通过PCI总线而其它控制器相连接的,拥有480 Mbps的带宽,而USB2.0 EHCI控制着下面4个的USB1.1 UHCI,而每个USB1.1 UCHI能提供两个USB接口(port)。可见,虽然ICH7能提供高达8个USB接口,但是8个接口是共享480 Mbps带宽的,任何时刻不可能有多于一个接口速度达到480 Mbps带宽。(USB 1.1接口则不同,每个接口能单独享有12 Mbps最大理论带宽。)因此,如何合理利用使用这480 Mbps理论带宽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USB 2.0理论上提供480 Mbps的带宽,但是实际上能利用的带宽通常约为30 MB/s(具体视芯片而定,还有PCI总线所挂载的设备占用带宽的多少,1 MB/s=8 Mbps)。可见,在U盘、移动硬盘、外置光驱等众多USB外设的面前,USB接口的带宽实在足襟见袖。为了解决这一困局,可以增加USB接口的带宽,但是USB已经固定为一个标准,不可能随意增加带宽。这样的话只剩下增加USB控制器中的USB2.0 EHCI数量,如Intel的迅驰4平台上所使用的南桥ICH8就把USB2.0 EHCI增加到2个,使USB接口总带宽达到了480 Mbps+480 Mbps。 也许读者奇怪,为何总带宽不是960 Mbps呢,而是480 Mbps+480 Mbps。因为每个USB设备任意时刻只能受一个USB2.0 EHCI控制,所以获得的带宽仍旧为480 Mbps。但用户到底如何才能让两个USB2.0 EHCI合理控制USB设备和分配带宽呢,这个则不用用户去考虑,Intel在ICH8上建有一个仲裁机制来分配的EHCI和带宽。虽然增加南桥芯片上的USB2.0 EHCI数量的做法可行,但这必须更换笔记本电脑,因此对于用户想通过升级来实现增加USB2.0 EHCI来说,显得毫无意义。而增加USB2.0 EHCI方法只剩下一个——给笔记本电脑增加一张扩展USB接口的PCMCIA卡。(但扩展USB接口的ExpressCard不完全支持,此将在下文作出解析) IEEE 1394接口 IEEE 1394接口(以下简称1394),苹果称之为Firewire,而索尼则称之为iLink,在笔记本上通常以4-pin小接口与用户相见。与门庭若市的USB接口相比,1394则冷落得多了,大多数用户只能它来连接DV用,把更多任务交由USB负责。但这样做并不明智,1394很多方面甚为优秀,足以应付高速外设的需求。 首先从传输速度上来说,主流的1394a使用的是DS编传法(编码法、传输法),理论速度能达到400 Mbps,而实际速度也能接近40 MB/s,不在USB 2.0之下;而最新的1394b改用了8b10b法,使其理论速度高达800 Mbps,实际速度也能去到60 MB/s左右,USB 2.0实在相形见拙。而且,USB是一组线、半双工传输,而1394则是由两组单工线组成的全双工传输。(如果在通讯中的任何时刻,信息只能从A传向B,而B不能传向A的话,就叫做单工;A能传向B,B也能传向B,但是仅有一个传输方向存在,就叫做半双工;在半双工的基础上,能同时实现双向传输的就叫做全双工。)可见,虽然1394和USB同为串行传输,但是1394在传输速度上远高于USB 2.0,非常适合一些高速外接设备(如移动硬盘、光驱)使用。 其次,在传输距离上,单根USB线最长可以5米,而1394仅有4.5米,USB略为优胜。但是USB最多只能进行五层信号放大(多用USB HUB进行),且每层连接线最长也是5米,因此最终长度也就60米;而1394最多能串联16根线,每根线长4.5米,总长达72米。不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也用不着这么长,因此实际上二者还是打个平手。在连接设备数量上,USB可以达到127个外设,而1394在单一系统内只能达到63个,但是可以通过桥接增加到1023。不过无论是127个还是63个,都满足笔记本电脑用户的需求了,虽然1394在技术上的确是高出一筹,但实际应用上毫无差别。 最后,1394可以进行星状链接(Star)、链状链接(Chain)、树状链接(Tree)和点对点链接(Peer to Peer),而USB仅有树状链接,点对点链接得依靠中转电路,1394在应用上显得灵活得多。而在供电能力上,1394更是能满足3.5寸移动硬盘的电力需求(注意:4 pin小型化的1394a方案不具备供电能力),远非USB所能比拟。在CPU占用率上,1394也是远低于USB。 不过遗憾的是,1394在笔记本上的应用多为4 pin的1394a,只有少数笔记本提供6 pin的1394a(如Acer的TravelMate 3012),而1394b则更是少之又少,仅有Apple在笔记本电脑上使用;而且1394接口的外设普遍比USB昂贵,以致1394的使用成本比USB高。还有的一点就是,1394b跟1394a接口并非完全兼容,只有Bilingual接口能兼容原来的6 pin的1394a,而Beta-Only则不兼容。 PCMCIA接口 PCMCIA接口(以下简称PCMCIA)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出现,不过直至1990年Intel、AMD、IBM、Conmpag等公司所组成的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协会)才提出了标准架构,主要的面向对象是笔记本电脑。PCMCIA早期的设计仅是作为存储器的,但是随着的规格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笔记本的标准通用接口之一。 在规格上,所有的PCMCIA卡皆是85.6 mm长、54.0 mm宽的长方形卡(仅是插入笔记本电脑内的部分),由于提供不同的功能,外露在笔记本外的部分有着不同的设计。PCMCIA卡在规格经历4个时期的发展:Type I是最早的PCMCIA卡规格,厚度仅有3.3 mm,16 bit并行传输介面,单排针脚设计,仅能作为扩充存储器,现已淘汰。Type II厚度增加到了5 mm,采用了双排针脚设计,因此同时兼容16 bit和32bit并行传输介面,由于引入了标准的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设计,此时的PCMCIA除了得到带宽提高外还能够用于扩充其它设备了。而到了Type III,厚度从Type II的5 mm增加到10.5 mm,允许插入更厚的PCMCIA卡。而最近一次提升规格也是最后一次提升规格——Cardbus,维持体积不增加的前提下,把接口带宽提高132 MB/s,而且向上兼容。 PCMCIA虽然发展到Cardbus后最大理论带宽仍只有132 MB/S,而且还是使用基于PCI技术的并行传输技术,但是已经能很好满足需求(足以应付千兆网卡的需求了),而且有着众多设备支持。 至于供电能力方面,PCMCIA虽支持3.3 V和5 V电压,但能提供电流却相当的低,甚至连2.5寸移动硬盘的电能需求都无法满足,具体规格如下表所示。从下表可见,PCMCIA最大供电能力也不过3.3 W,平均也不过2.5 W,而PCMCIA卡本身就需消耗一部分电能,因此通过PCMCIA扩展出USB接口、1394接口等接口的话,往往就出现供电不足的问题。因此市场有些PCMCIA卡产品,会增加一个辅助供电接口。 ExpressCard接口 虽然PCMCIA已经相当成熟、能很好满足各种需求,但是其使用的并行传输技术,不利于笔记本的电路板设计,且体积过大妨碍了笔记本的轻薄化,更重要的是其基于的PCI总线已经发展到尽头(早期的PCMCIA走的是已淘汰的ISA总线),PCMCIA规格难以再提升。因此PCMCIA后继产品早已提上了议事日程,到了2003年,PCMCIA协会发布了ExpressCard标准。而到了迅驰2平台的时候,配有ExpressCard接口(以下简称ExpressCard)的笔记本电脑已经初露锋芒,到了迅驰3平台时,ExpressCard更是占据了主流位置。 与PCMCIA不同,ExpressCard是基于PCI Express技术发展而来的,除了支持PCI Express传输技术外,还支持USB传输技术。前者的带宽能达到2.5 Gbps,后者则为480 Mbps。至于如何取舍使用哪种传输技术则可以参考下图。由于改用了串行传输技术,进而减少了走线数量,有利了笔记本的设计简化与成本降低;同时带宽的提高,允许连接更高速设备,如eSATA接口、SAS接口。 尤其要关注的是:当ExpressCard用于扩展USB时候,往往只是起到一个USB HUB的作用,不能起到增加EHCI数量的作用,也就是不能扩大USB的总带宽;如果要起到USB EHCI的作用的话,必须是增加一块PCIE接口USB控制芯片。可见ExpressCard产品不一定都是走PCIE通道,或许是走USB通道,这样会造成带宽降低和占用非常有限的USB带宽(通常来说,笔记本里的PCIE带宽都是十分充裕的),因此选购ExpressCard产品时必须注意。 在规格上,ExpressCard拥有两种大小不同的规格,即宽度分别为34 mm和54 mm的ExpressCard/34和ExpressCard/54,而长度和厚度则相同,分别是75 mm、5 mm。(以上数据皆为ExpressCard在笔记本内部的规格)虽然这两种卡的规格各异,但是在接口端是一样的。在兼容性上,ExpressCard/54插槽能兼容ExpressCard/34和ExpressCard/54的卡,而ExpressCard/34插槽只能兼容ExpressCard/34卡了。至于为何会出现了两种大小不同的规格呢?其实原早ExpressCard卡只有34 mm的版本,但是后来发觉这个版本太窄(还没CF卡宽),没法容纳太多接口或较大的接口,而且体积也过小,没法放下电路规模较大的ExpressCard模块,所以增加了ExpressCard/54这个标准。 在了解这些知识后,相信读者能很好运用这些接口:因为PCMCIA和ExpressCard数量是极其有限的,因此没有必要的话,应该尽量使用USB和1394。如果对带宽或效果要求很高的话(前者如千兆网卡,后者有声卡),才使用这两个接口;如果不是的话,就拿这两个接口去扩展USB接口和1394接口。而在1394和USB间的选择上,如果是连接3.5寸硬盘、5寸光驱等设备,1394则是首选,因为对于此类产品来说都得外接电源,因此即使是带供电的USB对于4pin的1394a来说,便携性也不会占优势,而且带宽还不如1394a,同时还能充分利用笔记本电脑的接口。而在2.5移动硬盘、无线网卡、读卡器等外设上,USB则是首选,因为无论是外设数量,还是易用性USB都是占优的,而且USB也能满足这些设备的供电要求,但必须注意合理利用带宽。
文章TAG:电脑usb接口电流是多少电脑usbusb接口

最近更新

  • 集成 同步整流 芯片同步整流控制芯片集成 同步整流 芯片同步整流控制芯片

    乐瑞科技为高效率低成本同步整流单片移动电源设计的SOC芯片。I型集成电路是一种同步整流芯片,如TB,我们公司用的是功率芯片,是公司的,是同步整流芯片,buck同步整流芯片mos管的上升和下降时.....

    集成电路 日期:2024-09-02

  • 220v转直流电源电路设计,DC 220伏至24伏电源220v转直流电源电路设计,DC 220伏至24伏电源

    直流电。理想的方法应该是使用开关电源,电路相对复杂,可以参考阴极射线管电视剧的电源电路,的DC电压,:电源指示灯的限流电阻u.直流电压、再次电压、一次电流,电流、DC、DC、电压通过限流电.....

    集成电路 日期:2024-09-01

  • 障碍物检测电路,红外障碍物检测电路障碍物检测电路,红外障碍物检测电路

    立即使用备用光纤或迂回电路临时接通障碍电路;如果光缆中有备用光纤,并且没有迂回电路,以下是关于停车辅助的介绍: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检测信号遇到障碍物时会反射。暂停次级电路,或另设迂.....

    集成电路 日期:2024-09-01

  • 三倍电压整流,倍压整流电压三倍电压整流,倍压整流电压

    倍压整流电路一般按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的多少倍分为倍压、三倍压和倍压整流电路。三相整流:三相半波整流二极管整流的最大DC电压为0,倍压整流可以用耐压更高的整流二极管和电容将较低的.....

    集成电路 日期:2024-09-01

  • rlc电路是不是谐振电路,什么是rlc电路谐振?rlc电路是不是谐振电路,什么是rlc电路谐振?

    RLC并联电路,电压相等,XL=XC=R,各支路的电流相等,相位如图所示。电路并联谐振:A,=√,*A,=,AA,=A,=,RLC串联谐振电路如下图所示;形成带通滤波电路,作为带通滤波器,会有两个阈值频点,即截止频点;其谐振频.....

    集成电路 日期:2024-09-01

  • 方波2倍频芯片4倍频芯片方波2倍频芯片4倍频芯片

    在如此高的频率下不可能写出频率可变的方波,因为verilog只能对方波进行除法运算,而不能进行乘法运算。如果是方波,非常好处理,如果频率降低一半,则除以频率,如果频率增加一倍,则乘以频率乘数,.....

    集成电路 日期:2024-09-01

  • 配变出口低电压原因,公共变压器出口电压低的原因配变出口低电压原因,公共变压器出口电压低的原因

    旋转配电变压器。至于欠压保护,即使电压如此之低,基于现实情况,我们也应尽力提高中低压线路的供电能力,并提高线路的终端电压,例如通过电台区发送低压出线电缆,这些地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低.....

    集成电路 日期:2024-09-01

  • 电机的最高转速是多少,电动机的转速最快能到多少电机的最高转速是多少,电动机的转速最快能到多少

    电动机的转速最快能到多少4000转。我国通用轴承的最高连续运行转速约为4000r/min左右,我国多数电机生产厂的动平衡测试,是在3000~4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的,综上所述,通用电动机的转速不宜.....

    集成电路 日期:202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