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基础产品已实现自主可控,国产北斗芯片、模组等关键技术取得全面突破。北斗三号系统稳定运行以来,国内外智能手机厂商加快了支持北斗系统的电子产品研发,随着北斗芯片的进一步升级,大众消费者可以在多个领域方便地使用北斗系统,目前国内厂商的部分北斗芯片成本已经在一美元以下,北斗的推广和接受还有一个过程。
只有在GPS没有信号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北斗。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等地图软件接收为底层芯片计算的位置数据。底层定位GPS和北斗都在运行,上层软件在呈现位置时习惯性上报GPS数据。北斗导航系统的卫星比GPS还多。首先,美国GPS导航系统的发展早于中国的北斗。根据国际规则,卫星轨道的选择讲究先来后到。因此,美国GPS的早期发展抓住了更接近地球的最佳卫星轨道,根据圆公式。
目前,北斗的应用层正在不断拓展,在农业、交通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央视新闻还称,到目前为止,它已具备短信通信能力,并已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为分米、厘米级,测速精度,兼容GPS、GLONASS、伽利略)基础定位数据,使用遍布全国的多座地基增强站和自研定位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