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路 > 集成电路 > 落地式后反射音箱离后墙多少,要区别自己的唱歌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那么唱歌至少要离墙多远

落地式后反射音箱离后墙多少,要区别自己的唱歌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那么唱歌至少要离墙多远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2-15 14:13:58 编辑:亚灵电子网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要区别自己的唱歌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那么唱歌至少要离墙多远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要区别自己的唱歌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那么唱歌至少要离墙多远

2,达尼皇太子音箱离后墙距离

0.3米到1米左右。音箱距离后墙最低标准也要30厘米以上,一般也就0.3米到1米左右。有条件的可以距离一米。达尼音箱属德国声风格,声音风格严谨,动态大,干脆利落。

达尼皇太子音箱离后墙距离

3,15时要能区分自己说话声和高强反射回来的回声至少要离墙多少

声速340m/s,相隔0.1秒才能区分: 340*0.1/2=17m 所以间隔17m以上.

15时要能区分自己说话声和高强反射回来的回声至少要离墙多少

4,音箱摆放距离

两个音箱与听者成60度的等腰三角形。不要求很准确,大概意思就行了,可以适当摆宽一些,(也就是说,听者越远,宽度就应越大)。高度,音箱的高音喇叭,尽量与人耳同高。倒向孔在前面的音箱可以背面贴墙放,在后面的,距离墙面要大于10厘米以上,也可以根据效果进行调整。 音箱要放在坚实的地面,或者加脚钉或加支架(特制的坚实的)。左右不要搞错,两个音箱的接线,极性要一致,不能乱接。音箱发烧友肯定都知道,音质的好坏与空间、音箱摆位、聆听位置都是有密切的关系。从传统的2.1声道、4.1声道、5.1声道、7.1声道到9.1、11.1等等,人们对音箱的使用需求越来越高、专业度也越来越强。受到空间大小、产品性能、环境等影响,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家环境有不同的摆放位置,就算是很普通的家用音箱,摆放也是很有讲究的。音箱的摆放直接决定你的钱花的值不值!接下来小编介绍两种最常用的5.1和7.1声道摆放。5.1声道如何摆放5.1声道音箱系统由两个前置+两个环绕+一个中置+一个低音炮组成。前置左右两音箱之间的距离与听者的位置有关,在正常的观看位置上,音箱与听者的角度为45度;配之中置音箱,中置音箱与前置有着微妙的关系,三者的正面应在同一平面上,或者中置稍微往后一点,但其正面应与前置音箱的正面平行,由于中置声道音箱对电影对白的音质影响最大,为了保证对白准确地定位在屏幕中央且声音清晰,应该使用专门为中置声道设计的单独音箱,而不要用普通的书架音箱或电视机内部的扬声器来代替;再者环线音箱的摆放应视听音环境(房间情况)和环线音箱的类型而有所不同.左环绕与右环绕这两声道的音箱,其声音的扩散性应重于方向性,比如:一些直接辐射式环绕音箱,固定在两侧墙壁上,并使它们指向后方墙角或者固定在后方墙壁上,使它们向外和向上张开呈倒八字形并朝向边墙与天花板结合处等等;最后是低音音箱,人类的耳朵对于低音的方位是不敏感的,所以低音基本没有方向性或者说指向性不强。但是呢,一般的低音炮频率上限是300HZ,甚至3000Hz,不少低频中较高频率的声音是从低音炮中发出来的,所以建议将低音炮摆放在电脑桌下、显示器的正下方位置,即聆听者正前方和前置声道同一条线的地面上,如此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如果低音炮有侧向或后向倒相孔,则应该使其正对墙面并与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加强低音效果。

5,书架音箱低音嗽叭离地面多高音质最佳

一般书架箱离地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要坐在音箱前聆听时和两耳水平落差不大就行了。但有一点要注意,如果是后置倒相孔的音箱,则音箱放置离墙距离要三十厘米以上,这样是为了防止墙面反射低音太强,造成低音叠加而浑浊。封闭式和前置倒相孔的音箱不用太注意这点。
搜一下:书架音箱低音嗽叭离地面多高音质最佳

6,音箱离后墙多远

音箱的摆位是复杂的,但也是有规律可以认识的。下面从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谈谈音箱摆位的规律性认识。  一、人与音箱  音箱的位置不同,将直接影响到两只音箱声音的平衡性、营造出的声场深度、重低音的效果与中音的音质。正确的摆放方法是先以人为中心(或以主机为中心)两音箱左右对称地大幅度调整位置,然后再小幅度移动推敲,直至所得到的声音音色平滑、柔和、自然为止。  人是听的主体,码放音箱的位置自然与聆听者的位置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人应该处在两个音箱连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且人到音箱的距离应比音箱的音距大一些。至于两个音箱应相距多远,以1m~1.5m为下限,因房间与人而异。若就将它们放在机箱两侧,间距显然过小,这样营造的声场过窄,当然此时双耳离音箱也过近,听到的以直接声为主,墙壁的反射声为辅。由于普通的木制音箱都是一个电容分频,高低音喇叭有1/4的相位差,两个喇叭发出的声音在理论上是不同步的,这样人到音箱的距离越近效果就越明显,不过一般人很难察觉。此外相距太近,能清晰地听到高低音发自两个不同的喇叭,得到的音色不自然、不和谐。人与音箱相距若有一定距离,直接听到的声音与反射声能有效地融合,能切实地感受到声场的宽度与广度,听到的声音也能更柔和、自然。对于那些采用SRS、APX、BBE等三维音效与音效增强技术的音箱来说,人与音箱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就更为重要,因为这些音效场在两只音箱前必须要经过一定的纵深距离后才能形成,距离太近,音效必将大打折扣。  那么音箱应放多高呢?绝大多数音箱的音色都是会随位置的高低而有所变化的,不信您可以试试:先把它放在地上听,然后再抱到桌上来,两次所听到的音色是不会相同的。书架式音箱以放在桌上为宜,立式音箱放在地下并将其架起为宜,将低音喇叭的高度尽可能提高,最好与聆听者的双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落地式音箱要把低音喇叭设计在上方的原因。  喇叭的指向性因摆放不同声音的中高音部分、声场的结像力以及聆听者感受的声音空间宽阔性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音箱的偏中摆放也影响到人所听到的直接声与反射声之比。当音箱方向偏中摆放时,使一些音箱有了更好的表现力,这时声音的能量是直接射向聆听者的,声场虽然变窄,但这可以增加声音的结像力,使声音更加清晰、层次鲜明,无拖延滞后之感,高音同时也得到了增强;相反,减少偏中的角度,人会听到更多的来自墙壁的反射声,感觉出更大的声场范围,声场的空间纵深感也得到了增强。当音箱平摆,没有向中偏向时,高音虽平滑了,但结像力可能有些含糊不清、声场虽也扩大了,但又会缺乏精细之处。总之,偏向角的取向是一种折衷的方案,要随音箱性能、房间的大小与聆听者的个人喜好来定。  对于一些音箱来说,人与音箱成等腰三角形的位置时,所听到的高音成份最多,所以偏中角度过大的摆放必将加重高音的效果,这是没有必要的,一切都应依实际而定。把握好偏中角度后,还要注意使两个音箱的偏中角保持一致,否则声音的最佳点会有明显的偏移。  二、音箱与建筑  房间的墙壁对音色的整体效果自然也有不小的影响。音箱靠近墙壁,低音声波经过了墙壁的反射后被人耳听到,同时它所发出声波的低频部分会更有效地带动周围的墙壁与喇叭一起振动,这样声音的低音部分就会得到加强,使声音更加浑厚凝重而富有感染力。所以音箱越贴近墙角放置,人所听到的低音效果越强。一些音箱则必须要借助墙壁的帮助才会有较好的低音效果,位置放得离墙远了,低音便变得单薄、空洞了。普通的低档木制音箱也不妨借助墙壁来提升低音效果的不足。低音炮也是如此,它的摆放位置其实是很随便的,因为低音的方向性不佳,即与高音相比更难分辨它的方向来源,所以不妨把它放在墙角,不必一定要正对着听者。导相孔朝前的音箱是无所谓的,摆放导相孔朝后的音箱时切忌后面紧靠着墙,因为那样,导相孔中的声波不能完全放出,得到振动的只是墙的局部,而不是墙的整体,声场效果自然不佳。由于声音的反射,音箱离后墙越远,则营造出的声场越深邃,这在大房间里更容易被感觉到。一些音箱也必须离开后墙与侧墙摆放,其实过多的侧墙反射声对听音是不利的,这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音箱的特殊摆放位置能形成驻波,不同驻波的形成也有利于贴近不同听者的喜好。驻波是音箱与听者处在房间的特殊位置时,在听者的位置会有某段频率的声波峰峰或谷谷相叠加的现象发生,因而使这段频率的声音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它的发生取决于房间的长度、发音点和听者的位置。最佳的低频响应点应是音箱到后墙的距离为房间总长度的1/3或1/5,听者的位置是大约在房间的2/3处附近。您在看影碟或是听音乐时不妨找找发生驻波的位置。在驻波点处中音更自然清晰、低音更凝重浑厚。  音箱箱体的谐振也是一大问题,普通的木制音箱若放在桌上,开大音量,必能感觉到桌子在振动。您若放个低音炮(如创通的Sound Works系列的炮)在桌上,您的桌子一定会随着它一起振动。您可以将低音炮放在墙角(最好能与听者等高)。普通音箱箱体下垫点东西,如海绵等,防止音箱带着桌子一起振,注意也别垫太厚,厚则易倒,只要桌子不振即可。  将音箱位置进行合理的摆放,不需花费一分钱就可以改善声音效果,这对中高档音箱尤为突出。调整音箱距后墙的距离可控制低音部分的音色;改变喇叭与听者的位置可降低房间谐振的影响;聆听高度、音箱高度与偏中角的适当选取能改善音色的平衡度以及声音结像力;调整音箱与墙壁的位置可以获得不同的空间感与声场深度。所以在您升级音箱之前,还是先挖掘一下它的潜力吧!由于人的位置有不确定性,而房子具有一定的确定性,这里只能根据房子的形状、大小对音箱的布置做一些规律性的探讨。  1.三一七比例法  先应该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喇叭摆在1/3长度处,而两只喇叭之间的间隔为房间长的2/3的0.7倍,也就是喇叭之间的间隔=房间长度×2/3×0.7。使用这种摆法,最好将两个喇叭略微地向内扭,角度方面则要看您的具体家具情况了,您可以一边听一边试,直到您认为合适的时候就可以了。  2.正三角形法  也称为近音场法。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四面墙反射音对喇叭直接音的过度干扰,因此可以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宽深的音场。这种摆法的效果能得出更多的细节,清晰度也最好。“正三角形法”实现需要喇叭离开后墙起码要1m以上,而音箱与侧墙的距离起码要0.5m以上。两个喇叭之间的距离与聆听者的位置呈一个正三角形,而三角形的边长可根据您的房间以及功放的功率大小来定。大的话就可以长些,小的就短些。两个喇叭的向内扭转投射角度也要起码45度以上。  3.菱形摆法  很多发烧友经常会遇到,在正方形的房间很难校音的情况,其实大家可以使用“菱形摆法”来解决。先声明此法只限正方形房间使用的,首先将正方形空间视为菱形,喇叭摆在菱形的两条相邻的边的结合处。但必须注意的是喇叭后面的菱形尖角与聆听位置后面的菱形尖角都要做圆弧或圆柱声波扩散处理。另外两个喇叭也不宜靠侧墙太近,否则会出现驻波太强,低音听起来发出“隆隆”声。如果真的不能做扩散处理的话,都要在菱形尖角处放些比较吸音的家具,如沙发之类。  4.轴线内侧法  如果您的听音环境复杂,可能吸音不对称、房间太细长,而您的音响的声音高音尖锐、中音瘦、低音又不够的话,以下这个“轴线内侧法”会帮助您。首先将喇叭摆在房间的1/3~1/2长度之间,然后分别将喇叭尽量靠侧墙,如果房间太宽的话则不一定要紧靠侧墙。喇叭的向扭转角度要大于45度,聆听位置要在两个喇叭的投射角交叉线交点之后约0.5m~1m之间。  5.三三一比例法  对于听音室面积比较大、空间比例均匀的房间,音箱的摆位可以用三三一比例法,此法亦可在大房间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先应该将房间长度和宽度都均分为三等分,喇叭则摆在长度与宽度的第一等分交点上。喇叭可以略微地向内扭,要视实际试听的效果来决定。要注意的是听音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6.喇叭长边后墙摆法  如果您觉得您的音响系统中,低频的量感不够,那么您可以试一下现在介绍的这个“喇叭长边后墙摆法”。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摆法对声音有得有失,虽然中、低频的量感增强了,但声音的音场以及深度都会变差,所以要在这之间得到一个平衡的话,就要靠您慢慢移动来尝试。在一个长方形的房间里,一般的经验都会以短边为喇叭的后墙。但这个“喇叭长边后墙摆法”却反其道而行,把长边为喇叭后墙。喇叭离开后墙起码要1m以上,而音箱与侧墙的距离起码要0.5m以上。两个喇叭之间的距离与聆听者的位置呈一个正三角形,两个喇叭的向内扭转投射角度也要起码45度以上。聆听位置不可贴墙,至少要留1m的距离。  当然,音箱的摆位还要考虑房子的密闭性、墙壁的吸音效果等多种因素,探寻最好的摆法其实靠的是自己的耳朵。如果您有一双灵巧的耳朵,再结合一些基本的规律,一定能找到最佳的摆位效果。

7,请教音箱为何要离后墙一定距离

音箱后面的墙壁对比较低的频率有强反射作用,因为音箱在低频段几乎无指向性,也就是说音箱后面低频很强。如果后墙考的太近,将造成严重的反射。密封箱和前倒相孔对这个距离要求不高,但同样也需要.后倒相孔的必须调整个合适距离了
看音箱的结构、尺寸、功率等:1倒相孔(工作时有空气从这个孔进出)在后板的音箱,需要至少墙壁20公分/cm;倒相孔在前面的音箱对墙壁距离的要求不高,有一定的安全间隔即可;2小音箱(不大于5吋喇叭的)距离墙壁可以近一点,大音箱/大功率音箱可以适当远一点;3从高保真的角度上来说音箱的前后左右都不要有明显的障碍物,后面距离墙壁0.5~1米,使用脚架并反复调试音箱的位置、角度和高度。 一般的家用/民用场合,保证安全间距、放置稳固就行了。

8,要区别自己的唱歌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声音至少要离墙多远

我学过,经过计算是17米,S=0.5VT=0.5*340*0.1=17
17米,我昨天上物理老师才说 ! (可以给我点分吗?)
340米
17米外人耳才能分辨回声 前面的人说的挺对的
17米 因为声音在一般情况下传播的速度是340米每秒,而人的反应间隔一般在0.1秒,所以只要是声音从发出到传回人耳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秒就行了。请相信我,这问题在初中物理考试都考烂了,至于一楼的答案,那是不在一般情况下才去考虑,平时我们唱歌都在室温下唱的,你总不会在80摄氏度的高温唱哥吧。所以平时不用那么复杂。
(1)回声是指声音在向远处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的现象时,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2)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若不到,回声将与原声混在一,使原声加强。因此利用人耳听的这种特点可以实现回声测距。在计算障碍物的距离时,由于人(或者人附近的物体)发出的原声到达障碍物的时间等于回声返回到人耳的时间,利用人听到回声与原声的时间差除以2得到原声到达障碍物的时间。再利用公式即可算出人体到障碍物的距离。

9,本人今年才发烧音箱摆放位置问题老鸟请进

音箱与后墙之间的距离对声场表现的好坏有很大的影响。通常,音箱离后墙较远,重现现场的逼真度较强;若音箱过于靠近后墙时,就容易破坏音色平衡度,就不容易营造出真实的声场表现。另外,箱体距离后墙的多少,也要视具体音箱而定。有些音箱靠近墙壁时可明显增强重低音,使音乐更有力度和量感,远离墙壁时音乐就显得淡薄。但如果箱体与墙壁的距离太近,声音会变得又厚又重,过犹不及。根据一些音响发烧友的经验,欲取得最佳低频响应,音箱与后墙之间的距离应是房间长度的1/3左右(图1),当低音效果不明显时,可以试一试改为长度1/5。 对于低音质感不足的音箱,不妨借助墙壁来提升其低音效果。但朋友的这款三诺N-35G音箱倒相孔位于机箱背面,因此不宜靠墙面太近。 听者与音箱的关系 要想听到好声音,聆听者应在音箱的正前方,距离应比左右两只音箱的距离大些。美国音响杂志《The Absolute Sound》的创办人哈里·皮尔森先生总结出一个“三分一公式”摆放法(图2),这里我们就以朋友的三诺N-35G音箱为例。图中L、R、P三点分别表示左右N-35G音箱和聆听者,L、R、P三点大致应成等腰三角形,L、R两点之间距离以1m~1.5m为下限,因房间和具体情况而异;d距离应大于L、R距离,聆听位置离其后墙面的距离h至少应当大于0.6m,而且h值应当大于g值。L、R与两侧墙壁距离至少大于0.5m。如果你的音箱是放在电脑桌上,也应该遵循这个摆法(图3)。不过应当将音箱稍稍上仰或者靠桌边摆放,以避免反射声。 音箱摆放的高度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因为音箱的高度会影响到音色的平衡,改变音箱高度会影响到中音和高音,当人耳与音箱的高音单元在同一高度时,音色最好。一般来说,如果聆听者采取坐着聆听音乐,音箱高音单元应当距地面0.8~1.2米左右(图4),可以配合聆听者耳朵的高度。 为了尽量避免桌面的反射声同时又要解决音箱高度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音箱架来帮忙。 通常,人们习惯于将左右音箱平行摆放,即让两音箱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各在一个平面上。其实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左右音箱的夹角来改变放音效果(图5)。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较好的聆听位置是聆听者处于近似等边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处,当音箱内斜时,聆听者可以得到更多的高音频信息。虽然改变夹角能声场更明显,立体感更强,但是调节角度应当适量,左右角度应当相同。但是,房间内部结构不可能左右对称,影响声波的物品也不可能完全左右平衡,因此恰当的角度需要多次调整以自己的听感为准。 2.0音箱摆放实战 朋友的房间可以近似地看成一个正方形。这类房间容易谐振,应当尽力改善房间的吸声条件。 首先以房间对角线为对称轴将N-35G音箱放置在靠近一个边角的地方,音箱摆放的高度和内倾角按上述的方法操作。这样当我们坐在中轴线1/3处(听音区)便能享受到天籁之音啦。 可以通过能给四周墙壁挂起壁毯或者窗帘等改善房间的吸声效果。

10,ATc音箱应离墙多远

理想情况下,一米半米。ATC因为是密闭,也可以靠墙
音箱的摆位是复杂的,但也是有规律可以认识的。下面从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谈谈音箱摆位的规律性认识。 一、人与音箱 音箱的位置不同,将直接影响到两只音箱声音的平衡性、营造出的声场深度、重低音的效果与中音的音质。正确的摆放方法是先以人为中心(或以主机为中心)两音箱左右对称地大幅度调整位置,然后再小幅度移动推敲,直至所得到的声音音色平滑、柔和、自然为止。 人是听的主体,码放音箱的位置自然与聆听者的位置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人应该处在两个音箱连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且人到音箱的距离应比音箱的音距大一些。至于两个音箱应相距多远,以1m~1.5m为下限,因房间与人而异。若就将它们放在机箱两侧,间距显然过小,这样营造的声场过窄,当然此时双耳离音箱也过近,听到的以直接声为主,墙壁的反射声为辅。由于普通的木制音箱都是一个电容分频,高低音喇叭有1/4的相位差,两个喇叭发出的声音在理论上是不同步的,这样人到音箱的距离越近效果就越明显,不过一般人很难察觉。此外相距太近,能清晰地听到高低音发自两个不同的喇叭,得到的音色不自然、不和谐。人与音箱相距若有一定距离,直接听到的声音与反射声能有效地融合,能切实地感受到声场的宽度与广度,听到的声音也能更柔和、自然。对于那些采用srs、apx、bbe等三维音效与音效增强技术的音箱来说,人与音箱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就更为重要,因为这些音效场在两只音箱前必须要经过一定的纵深距离后才能形成,距离太近,音效必将大打折扣。 那么音箱应放多高呢?绝大多数音箱的音色都是会随位置的高低而有所变化的,不信您可以试试:先把它放在地上听,然后再抱到桌上来,两次所听到的音色是不会相同的。书架式音箱以放在桌上为宜,立式音箱放在地下并将其架起为宜,将低音喇叭的高度尽可能提高,最好与聆听者的双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落地式音箱要把低音喇叭设计在上方的原因。 喇叭的指向性因摆放不同声音的中高音部分、声场的结像力以及聆听者感受的声音空间宽阔性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音箱的偏中摆放也影响到人所听到的直接声与反射声之比。当音箱方向偏中摆放时,使一些音箱有了更好的表现力,这时声音的能量是直接射向聆听者的,声场虽然变窄,但这可以增加声音的结像力,使声音更加清晰、层次鲜明,无拖延滞后之感,高音同时也得到了增强;相反,减少偏中的角度,人会听到更多的来自墙壁的反射声,感觉出更大的声场范围,声场的空间纵深感也得到了增强。当音箱平摆,没有向中偏向时,高音虽平滑了,但结像力可能有些含糊不清、声场虽也扩大了,但又会缺乏精细之处。总之,偏向角的取向是一种折衷的方案,要随音箱性能、房间的大小与聆听者的个人喜好来定。 对于一些音箱来说,人与音箱成等腰三角形的位置时,所听到的高音成份最多,所以偏中角度过大的摆放必将加重高音的效果,这是没有必要的,一切都应依实际而定。把握好偏中角度后,还要注意使两个音箱的偏中角保持一致,否则声音的最佳点会有明显的偏移。 二、音箱与建筑 房间的墙壁对音色的整体效果自然也有不小的影响。音箱靠近墙壁,低音声波经过了墙壁的反射后被人耳听到,同时它所发出声波的低频部分会更有效地带动周围的墙壁与喇叭一起振动,这样声音的低音部分就会得到加强,使声音更加浑厚凝重而富有感染力。所以音箱越贴近墙角放置,人所听到的低音效果越强。一些音箱则必须要借助墙壁的帮助才会有较好的低音效果,位置放得离墙远了,低音便变得单薄、空洞了。普通的低档木制音箱也不妨借助墙壁来提升低音效果的不足。低音炮也是如此,它的摆放位置其实是很随便的,因为低音的方向性不佳,即与高音相比更难分辨它的方向来源,所以不妨把它放在墙角,不必一定要正对着听者。导相孔朝前的音箱是无所谓的,摆放导相孔朝后的音箱时切忌后面紧靠着墙,因为那样,导相孔中的声波不能完全放出,得到振动的只是墙的局部,而不是墙的整体,声场效果自然不佳。由于声音的反射,音箱离后墙越远,则营造出的声场越深邃,这在大房间里更容易被感觉到。一些音箱也必须离开后墙与侧墙摆放,其实过多的侧墙反射声对听音是不利的,这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音箱的特殊摆放位置能形成驻波,不同驻波的形成也有利于贴近不同听者的喜好。驻波是音箱与听者处在房间的特殊位置时,在听者的位置会有某段频率的声波峰峰或谷谷相叠加的现象发生,因而使这段频率的声音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它的发生取决于房间的长度、发音点和听者的位置。最佳的低频响应点应是音箱到后墙的距离为房间总长度的1/3或1/5,听者的位置是大约在房间的2/3处附近。您在看影碟或是听音乐时不妨找找发生驻波的位置。在驻波点处中音更自然清晰、低音更凝重浑厚。 音箱箱体的谐振也是一大问题,普通的木制音箱若放在桌上,开大音量,必能感觉到桌子在振动。您若放个低音炮(如创通的sound works系列的炮)在桌上,您的桌子一定会随着它一起振动。您可以将低音炮放在墙角(最好能与听者等高)。普通音箱箱体下垫点东西,如海绵等,防止音箱带着桌子一起振,注意也别垫太厚,厚则易倒,只要桌子不振即可。 将音箱位置进行合理的摆放,不需花费一分钱就可以改善声音效果,这对中高档音箱尤为突出。调整音箱距后墙的距离可控制低音部分的音色;改变喇叭与听者的位置可降低房间谐振的影响;聆听高度、音箱高度与偏中角的适当选取能改善音色的平衡度以及声音结像力;调整音箱与墙壁的位置可以获得不同的空间感与声场深度。所以在您升级音箱之前,还是先挖掘一下它的潜力吧!由于人的位置有不确定性,而房子具有一定的确定性,这里只能根据房子的形状、大小对音箱的布置做一些规律性的探讨。 1.三一七比例法 先应该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喇叭摆在1/3长度处,而两只喇叭之间的间隔为房间长的2/3的0.7倍,也就是喇叭之间的间隔=房间长度×2/3×0.7。使用这种摆法,最好将两个喇叭略微地向内扭,角度方面则要看您的具体家具情况了,您可以一边听一边试,直到您认为合适的时候就可以了。 2.正三角形法 也称为近音场法。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四面墙反射音对喇叭直接音的过度干扰,因此可以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宽深的音场。这种摆法的效果能得出更多的细节,清晰度也最好。“正三角形法”实现需要喇叭离开后墙起码要1m以上,而音箱与侧墙的距离起码要0.5m以上。两个喇叭之间的距离与聆听者的位置呈一个正三角形,而三角形的边长可根据您的房间以及功放的功率大小来定。大的话就可以长些,小的就短些。两个喇叭的向内扭转投射角度也要起码45度以上。 3.菱形摆法 很多发烧友经常会遇到,在正方形的房间很难校音的情况,其实大家可以使用“菱形摆法”来解决。先声明此法只限正方形房间使用的,首先将正方形空间视为菱形,喇叭摆在菱形的两条相邻的边的结合处。但必须注意的是喇叭后面的菱形尖角与聆听位置后面的菱形尖角都要做圆弧或圆柱声波扩散处理。另外两个喇叭也不宜靠侧墙太近,否则会出现驻波太强,低音听起来发出“隆隆”声。如果真的不能做扩散处理的话,都要在菱形尖角处放些比较吸音的家具,如沙发之类。 4.轴线内侧法 如果您的听音环境复杂,可能吸音不对称、房间太细长,而您的音响的声音高音尖锐、中音瘦、低音又不够的话,以下这个“轴线内侧法”会帮助您。首先将喇叭摆在房间的1/3~1/2长度之间,然后分别将喇叭尽量靠侧墙,如果房间太宽的话则不一定要紧靠侧墙。喇叭的向扭转角度要大于45度,聆听位置要在两个喇叭的投射角交叉线交点之后约0.5m~1m之间。 5.三三一比例法 对于听音室面积比较大、空间比例均匀的房间,音箱的摆位可以用三三一比例法,此法亦可在大房间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先应该将房间长度和宽度都均分为三等分,喇叭则摆在长度与宽度的第一等分交点上。喇叭可以略微地向内扭,要视实际试听的效果来决定。要注意的是听音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6.喇叭长边后墙摆法 如果您觉得您的音响系统中,低频的量感不够,那么您可以试一下现在介绍的这个“喇叭长边后墙摆法”。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摆法对声音有得有失,虽然中、低频的量感增强了,但声音的音场以及深度都会变差,所以要在这之间得到一个平衡的话,就要靠您慢慢移动来尝试。在一个长方形的房间里,一般的经验都会以短边为喇叭的后墙。但这个“喇叭长边后墙摆法”却反其道而行,把长边为喇叭后墙。喇叭离开后墙起码要1m以上,而音箱与侧墙的距离起码要0.5m以上。两个喇叭之间的距离与聆听者的位置呈一个正三角形,两个喇叭的向内扭转投射角度也要起码45度以上。聆听位置不可贴墙,至少要留1m的距离。 当然,音箱的摆位还要考虑房子的密闭性、墙壁的吸音效果等多种因素,探寻最好的摆法其实靠的是自己的耳朵。如果您有一双灵巧的耳朵,再结合一些基本的规律,一定能找到最佳的摆位效果。
文章TAG:落地式后反射音箱离后墙多少落地式后反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