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路 > 集成电路 > 看门狗可以复位多少次,如何对看门狗复位进行计数

看门狗可以复位多少次,如何对看门狗复位进行计数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0-25 00:14:24 编辑:亚灵电子网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对看门狗复位进行计数

定义一个标志位,看门狗每次复位后标志位加一,然后用I判断标志位的值,如果是三,则断电。不知道我的理解你的问题对不对。

如何对看门狗复位进行计数

2,C51为什么我的看门狗电路只能执行一次复位操作

主程序要有while(1)才对,可你却写到了功能子程序中了,这样调功能子程序后就在那死循环了,不返回主程序了。也就不喂狗了。

C51为什么我的看门狗电路只能执行一次复位操作

3,STM32的窗口看门狗中断服务程序中如何实现复位

这是STM32软件复位的问题STM32软件复位有两个方法1、调用库函数实现2、自己编写相应汇编代码具体参考:http://wenku.baidu.com/view/40365c4033687e21af45a984.html
首先看门狗初始化是没有问题的,看门狗复位的时间为4095/(40000/256)=26.208s,也就是说你需要等待26s以上检测看门狗有没有复位。再有就是你要保证看门狗之前的程序没有问题,程序能运行到看门狗初始化这一步来。

STM32的窗口看门狗中断服务程序中如何实现复位

4,看门狗复位指令怎么用

在由单片机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由于单片机的工作常常会受到来自外界电磁场的干扰,造成程序的跑飞,而陷入死循环,程序的正常运行被打断,由单片机控制的系统无法继续工作,会造成整个系统的陷入停滞状态,发生不可预料的后果,所以出于对单片机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考虑,便产生了一种专门用于监测单片机程序运行状态的芯片,俗称"看门狗"(watchdog)\x0d\x0a看门狗电路的应用,使单片机可以在无人状态下实现连续工作,其工作原理是:看门狗芯片和单片机的一个I/O引脚相连,该I/O引脚通过程序控制它定时地往看门狗的这个引脚上送入高电平(或低电平),这一程序语句是分散地放在单片机其他控制语句中间的,一旦单片机由于干扰造成程序跑飞后而陷入某一程序段进入死循环状态时,写看门狗引脚的程序便不能被执行,这个时候,看门狗电路就会由于得不到单片机送来的信号,便在它和单片机复位引脚相连的引脚上送出一个复位信号,使单片机发生复位,即程序从程序存储器的起始位置开始执行,这样便实现了单片机的自动复位.\x0d\x0a看门狗,又叫watchdogtimer,是一个定时器电路,一般有一个输入,叫喂狗(kickingthedogorservicethedog),一个输出到MCU的RST端,MCU正常工作的时候,每隔一端时间输出一个信号到喂狗端,给WDT清零,如果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喂狗,(一般在程序跑飞时),WDT定时超过,就回给出一个复位信号到MCU,是MCU复位.防止MCU死机.看门狗的作用就是防止程序发生死循环,或者说程序跑飞。\x0d\x0a工作原理:在系统运行以后也就启动了看门狗的计数器,看门狗就开始自动计数,如果到了一定的时间还不去清看门狗,那么看门狗计数器就会溢出从而引起看门狗中断,造成系统复位。所以在使用有看门狗的芯片时要注意清看门狗。\x0d\x0a硬件看门狗是利用了一个定时器,来监控主程序的运行,也就是说在主程序的运行过程中,我们要在定时时间到之前对定时器进行复位如果出现死循环,或者说PC指针不能回来。那么定时时间到后就会使单片机复位。常用的WDT芯片如MAX813,5045,IMP813等,价格4~10元不等.\x0d\x0a软件看门狗技术的原理和这差不多,只不过是用软件的方法实现,我们还是以51系列来讲,我们知道在51单片机中有两个定时器,我们就可以用这两个定时器来对主程序的运行进行监控。我们可以对T0设定一定的定时时间,当产生定时中断的时候对一个变量进行赋值,而这个变量在主程序运行的开始已经有了一个初值,在这里我们要设定的定时值要小于主程序的运行时间,这样在主程序的尾部对变量的值进行判断,如果值发生了预期的变化,就说明T0中断正常,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则使程序复位。对于T1我们用来监控主程序的运行,我们给T1设定一定的定时时间,在主程序中对其进行复位,如果不能在一定的时间里对其进行复位,T1的定时中断就会使单片机复位。在这里T1的定时时间要设的大于主程序的运行时间,给主程序留有一定的的裕量。而T1的中断正常与否我们再由T0定时中断子程序来监视。这样就够成了一个循环,T0监视T1,T1监视主程序,主程序又来监视T0,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x0d\x0a51系列有专门的看门狗定时器,对系统频率进行分频计数,定时器溢出时,将引起复位.看门狗可设定溢出率,也可单独用来作为定时器使用.\x0d\x0a凌阳61的看门狗比较单一,一个是时间单一,第二是功能在实际的使用中只需在循环当中加入清狗的指令就OK了。\x0d\x0aC8051Fxxx单片机内部也有一个21位的使用系统时钟的定时器,该定时器检测对其控制寄存器的两次特定写操作的时间间隔。如果这个时间间隔超过了编程的极限值,将产生一个WDT复位。\x0d\x0a--------------------------------------------------------------------------------\x0d\x0a看门狗使用注意:大多数51系列单片机都有看门狗,当看门狗没有被定时清零时,将引起复位。这可防止程序跑飞。设计者必须清楚看门狗的溢出时间以决定在合适的时候,清看门狗。清看门狗也不能太过频繁否则会造成资源浪费。程序正常运行时,软件每隔一定的时间(小于定时器的溢出周期)给定时器置数,即可预防溢出中断而引起的误复位。\x0d\x0a看门狗运用:看门狗是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有效的监视管理器(具有锁定光驱,锁定任何指定程序的作用,可用在家庭中防止小孩无节制地玩游戏、上网、看录像)等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x0d\x0a系统软件"看门狗"的设计思路:\x0d\x0a1.看门狗定时器T0的设置。在初始化程序块中设置T0的工作方式,并开启中断和计数功能。系统Fosc=12MHz,T0为16位计数器,最大计数值为(2的16次方)-1=65535,T0输入计数频率是.Fosc/12,溢出周期为(65535+1)/1=65536(μs)。\x0d\x0a2.计算主控程序循环一次的耗时。考虑系统各功能模块及其循环次数,本系统主控制程序的运行时间约为16.6ms。系统设置"看门狗"定时器T0定时30ms(T0的初值为65536-30000=35536)。主控程序的每次循环都将刷新T0的初值。如程序进入"死循环"而T0的初值在30ms内未被刷新,这时"看门狗"定时器T0将溢出并申请中断。\x0d\x0a3.设计T0溢出所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此子程序只须一条指令,即在T0对应的中断向量地址(000BH)写入"无条件转移"命令,把计算机拖回整个程序的第一行,对单片机重新进行初始化并获得正确的执行顺序\x0d\x0a看门狗也有对计算机危害之处。如果用看门狗软件加密并发送到环形网络内(如学校机房),将会造成每发送一次,两台电脑同时中毒一天,还会持续一周蔓延。如:运行速度超慢,桌面背景变换,画图软件要黑色出绿色等等。还会造成每台电脑少几个文件。

5,在430单片机中看门狗中的喂狗指令在一个程序中能多次使用吗有

可以多次使用啊,你在不用看门狗的时候把它关闭不就行了吗?再用的时候在打开,你要必须用的话那就得及时清狗,否则就复位的,一般建议不使用看门狗的,定时器很多430,祝你成功
这个看门狗是当定时器使用了,不需要喂狗。_bis_sr(lpm3_bits + gie); 这句话的意思是进入低功耗模式并开启全局中断。
首先你要调整狗饥饿速度 从喂饱到饿疯需要多长时间反正你在它饿疯之前不喂它它就咬你咬你的话你就reset了所以一个程序如果只有一个喂狗的地方 估计你这个程序短的也干不了什么了尤其是你使用Delay函数的话一定要注意
在任何时间,任何函数内都可以喂

6,计算机高手解释一下硬件看门狗是啥意思

看门狗分硬件看门狗和软件看门狗。硬件看门狗是利用一个定时器电路,其定时输出连接到电路的复位端,程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定时器清零(俗称“喂狗”),因此程序正常工作时,定时器总不能溢出,也就不能产生复位信号。如果程序出现故障,不在定时周期内复位看门狗,就使得看门狗定时器溢出产生复位信号并重启系统。软件看门狗原理上一样,只是将硬件电路上的定时器用处理器的内部定时器代替,这样可以简化硬件电路设计,但在可靠性方面不如硬件定时器,比如系统内部定时器自身发生故障就无法检测到。当然也有通过双定时器相互监视,这不仅加大系统开销,也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比如中断系统故障导致定时器中断失效。 看门狗本身不是用来解决系统出现的问题,在调试过程中发现的故障应该要查改设计本身的错误。加入看门狗目的是对一些程序潜在错误和恶劣环境干扰等因素导致系统死机而在无人干预情况下自动恢复系统正常工作状态。看门狗也不能完全避免故障造成的损失,毕竟从发现故障到系统复位恢复正常这段时间内怠工。同时一些系统也需要复位前保护现场数据,重启后恢复现场数据,这可能也需要一笔软硬件的开销。 图1:(a) 多任务系统看门狗示意图;(b) 相应的看门狗复位逻辑图。在单任务系统中看门狗工作原理如上所述,容易实现。在多任务系统中情况稍为复杂。假如每个任务都像单任务系统那么做,如图1(a)所示,只要有一个任务正常工作并定期“喂狗”,看门狗定时器就不会溢出。除非所有的任务都故障,才能使得看门狗定时器溢出而复位,如图1(b)。 而往往我们需要的是只要有一个任务故障,系统就要求复位。或者选择几个关键的任务接受监视,只要一个任务出问题系统就要求复位,如图2(a)所示,相应的看门狗复位逻辑如图2(b)所示。 在多任务系统中通过创建一个监视任务TaskMonitor,它的优先级高于被监视的任务群Task1、Task2...Taskn。TaskMonitor在Task1~Taskn正常工作情况下,一定时间内对硬件看门狗定时器清零。如果被监视任务群有一个Task_x出现故障,TaskMonitor就不对看门狗定时器清零,也就达到被监视任务出现故障时系统自动重启的目的。另外任务TaskMonitor自身出故障时,也不能及时对看门狗定时器清零,看门狗也能自动复位重启。接下来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是:监视任务如何有效监视被监视的任务群。 图2:(a) 多任务系统看门狗示意图;(b) 正确的看门狗复位逻辑图。在TaskMonitor中定义一组结构体来模拟看门狗定时器组, typedef struct UINT32 CurCnt, LastCnt; BOOL RunState; int taskID; } STRUCT_WATCH_DOG; 该结构体包括被监视的任务号taskID,用来模拟“喂狗”的变量CurCnt、LastCnt(具体含义见下文),看门狗状态标志RunState用来控制当前任务是否接受监视。 被监视的任务Task1~Taskn调用自定义函数CreateWatchDog(int taskid)来创建看门狗,被监视任务一段时间内要求“喂狗”,调用ResetWatchDog(int taskid),这个“喂狗”动作实质就是对看门狗定时器结构体中的变量CurCnt加1操作。TaskMonitor大部分时间处于延时状态,假设硬件看门狗定时是2秒,监视任务可以延时1.5秒,接着对创建的看门狗定时器组一一检验,延时前保存CurCnt的当前值到LastCnt,延时后比较CurCnt与LastCnt是否相等,都不相等系统才是正常的。需要注意的是CurCnt和LastCnt数据字节数太小,而“喂狗”过于频繁,可能出现CurCnt加1操作达到一个循环而与LastCnt相等。 如果有任意一组的CurCnt等于LastCnt,认为对应接受监视的任务没有“喂狗”动作,也就检测到该任务出现故障需要重启,这时候TaskMonitor不对硬件看门狗定时器清零,或者延时很长的时间,比如10秒,足以使得系统重启。反之,系统正常,Task1~Taskn定期对TaskMonitor“喂狗”,TaskMonitor又定期对硬件看门狗“喂狗”,系统就得不到复位。还有一点,被监视任务可以通过调用PauseWatchDog(int taskid)来取消对应的看门狗,实际上就是对STRUCT_WATCH_DOG结构体中的RunState操作,该标志体现看门狗有效与否。 这种方式可监视的最大任务数由STRUCT_WATCH_DOG结构数据的个数决定。程序中应该有一个变量记录当前已创建的看门狗数,判断被监视任务Task1~Taskn是否“喂狗”只需比较CurCnt与LastCnt的值n次。 图3:系统复位逻辑图。硬件看门狗监视TaskMonitor任务,TaskMonitor任务又监视其他的被监视任务Task1~Taskn,形成这样一种链条。这种方式系统的故障图表示如图3所示。被监视任务Task1~Taskn及TaskMonitor都是或的关系,因此被监视的任一任务发生故障,硬件电路看门狗就能复位。 为实现多任务系统的看门狗监视功能额外增加了TaskMonitor任务,这个任务占用执行时间多少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假设TaskMonitor任务一个监视周期延时1.5秒,此外需要执行保存当前计数值,判断是否“喂狗”等语句,它的CPU占用时间是很小的。用一个具体的试验证实,使用50M工作频率的CPU(S3C4510),移植vxWorks操作系统,cache不使能条件下监视10个任务,每个监视周期占用220~240微秒。可见该任务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任务延时状态。 被监视任务可能有获取消息、等待一个信号量等的语句,往往这个消息、信号量的等待是无限期的等待。这就需要将这类语句作一些修改。比如在vxWorks中将一次无期限的获取信号量操作 semTake(semID, WAIT_FOREVER); // WAIT_FOREVER为无限时间等待 分解为 do ResetWatchDog; // “喂狗”操作 }while(semTake(semID, sysClkRateGet( )) != OK); // 1s内的等待信号量操作 多次的时间范围内的获取信号量操作,这样才能保证及时“喂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系统中是否有的任务优先级比TaskMonitor高并且长时间处于执行状态,TaskMonitor长时间得不到调度,使得看门狗错误复位。良好的任务划分,配置是不应该出现这种高优先级任务长期执行状况的。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microdo168/blog

7,我想做一个循环检索大量数据如果超过看门狗时间会停车怎样在

虽然没有太看懂但是我想你还是进入一个小误区PLC和单片机不同的其中一点就是单片机可以等待(PLC不同,它循环扫描)那么你五个加煤口也不至于用到多大的数据库呀你直接把加煤次数累加作为一个数然后比较大小就可以了小车加好煤走到最近的加煤口等待加煤信号然后往需要加煤的口加煤或者走到最早一次加煤的口何来数据库那么麻烦
扫描超时会调用OB80,如果没有OB80,那么CPU停机。但是,通过OB80延长看门狗也有限度的。循环不一定非要在一个扫描周期内完成。虽然没看明白为什么你要在一个数据块里查询,但你可以把一个循环,分解为小循环和大循环,小循环在一个扫描周期内完成,大循环可以利用OB1循环执行的特性完成。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对数据块进行保护,在大循环没有完成之前不能修改数据块中的数据。

8,如何区分看门狗复位与上电复位

尽管时间过去了很久,但是我今天看书发现相同的问题,看了ti公司的中文手册,在看了ti网站上的英文手册(还是这个比较好的),我发现了如果不是将wdrst直接设置了接到xrs上(这个是在SCRS中的wdenint中设置=1),那么我们可以通过wdflag来判断是看门狗的溢出还是xrs外部复位。但是当(这个是在SCRS中的wdenint中设置=0),则wdrst直接设置了接到xrs上,结果是发现了上面一楼的楼主的矛盾的问题。但是ti公司设计的时候可能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根据是xrs的输出的时间来区别。看门狗输出的结果是相对外部复位时间短。所以只要比较一下时间就能够成功的区别是什么情况的但是以上的情况我没有在2812上实现,只是看书得到那么点的心得,希望高手给与指点。
我的理解是看门狗复位脉冲发给的是wdrst,不是xrs。外部复位比看门狗的脉冲长不是一个必须条件,而是已知结果,就是说外部复位肯定是比看门狗复位长的,以此来区分是外部还是看门狗。另外如果程序里能够判断看门狗复位,那么可以做一些处理,比如初始化,比如错误通知等,这都要靠wdflag这个标志,因为这个标志只有强制写1才能去掉。(当然要排除外部复位)一般情况下,当程序因为干扰或某种原因跑飞,看门狗复位情况下,是不是产生外部复位的,除非将两者连在一起。

9,上电复位和看门狗复位的区别

上电复位和看门狗复位区别很大。  1、上电复位,是为了为程序的开始作好准备,强制的所有的数据清零,它必须要从零开始。  2、看门狗复位,则是一种对意外的程序跑偏时或者死机时的拯救,不是简单的清零。  具体来说:在看门狗计数发生溢出时,可以事先选择程序下一步的去向,而不是像清零那样完全从头再来,这样就可以按照实际需要编辑一个溢出后所要求作的工作程序,避免事故的发生,增加程序的可靠性。  有的看门狗和上电复位共用一个芯片,也就是带看门狗的上电复位芯片。
上电复位和看门狗复位区别是相当大的。上电复位是为了为程序的开始作好准备。它必须要从零开始。而看门狗则是一种对意外的程序跑偏时或者死机时的拯救,决不是简单的清零!具体来说:在看门狗计数发生溢出时,你可以事先选择程序下一步的去向!而不是像清零那样完全从头再来!这样你就可以按照你的实际需要编辑一个溢出后所要求作的工作程序。避免事故的发生。增加程序的可靠性。
上电复位是必须的,不然初始状态不确定。看门狗复位是为了防止程序跑飞,需要定时清除看门狗。有的看门狗和上电复位共用一个芯片,也就是带看门狗的上电复位芯片。
尽管时间过去了很久,但是我今天看书发现相同的问题,看了ti公司的中文手册,在看了ti网站上的英文手册(还是这个比较好的),我发现了如果不是将wdrst直接设置了接到xrs上(这个是在scrs中的wdenint中设置=1),那么我们可以通过wdflag来判断是看门狗的溢出还是xrs外部复位。但是当(这个是在scrs中的wdenint中设置=0),则wdrst直接设置了接到xrs上,结果是发现了上面一楼的楼主的矛盾的问题。但是ti公司设计的时候可能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根据是xrs的输出的时间来区别。看门狗输出的结果是相对外部复位时间短。所以只要比较一下时间就能够成功的区别是什么情况的但是以上的情况我没有在2812上实现,只是看书得到那么点的心得,希望高手给与指点。
文章TAG:看门狗可以复位多少次看门狗可以复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