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路 > 集成电路 > 功率因素标准为多少,怎么算功率因数是多少

功率因素标准为多少,怎么算功率因数是多少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9-05 04:20:25 编辑:亚灵电子网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怎么算功率因数是多少

一般是0.8以上

怎么算功率因数是多少

2,功率因数标准对照表

功率因数标准对照表如下:1、功率因数标准零点九,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2、功率因数标准零点八五,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3、功率因数标准零点八,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局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零点八五。基本概述:功率因数指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一般用符号λ表示,即:λ=P/S。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功率因数等于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ψ)的余弦值,用符号COSψ表示。此时,COSψ=λ。功率因数表是指单相交流电路或电压对称负载平衡的三相交流电路中测量功率因数的仪表。常见的功率因数表有电动系、铁磁电动系、电磁系和变换器式等几种。

功率因数标准对照表

3,功率因数范围是多少才合适

三相电路使用中国家规定动力0.9-1.0,照明的0.85以上,偏远地区的可以在0.75以上。三相电路我们能保持0.95就可以了,也不是越高越好,太高了电压会偏高。
呵呵 理论上是:超前90度~滞后90度。 现实电网中,一般在:超前10度~滞后60度之间。 最常见的情况是:滞后10度~滞后36度

功率因数范围是多少才合适

4,功率因数标准

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适用范围鉴于电力生产的特点,用户用电功率因数的高低,对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节约电能和改善电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并保持均衡,以提高供用电双方和社会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率因数的标准值及适用范围: (1)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 (2)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3)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功率因数的计算:(1)凡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带有防倒装置的无功电度表,按用户每月实行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平均功率因数;(2)根据电网需要,对用户实行高峰功率因数考核,加装记录高峰时段内有功、无功电量的电度表,据以计算月平均高峰功率因数;对部分用户还可试行高峰、低谷两个时段分别计算功率因数,由试行的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或电网管理局拟订办法,报水利电力部审判后执行。电费的调整:根据计算的功率因数,高于或底于规定标准时,在按照规定的电价计算出当月电费后,再按照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规定的百分数增减电费。 如用户的功率因数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列两数之间,则以四舍五入计算。

5,功率因数的要求

在感性负载电路中,电流波形峰值在电压波形峰值之后发生。两种波形峰值的分隔可用功率因数表示。功率因数越低,两个波形峰值则分隔越大。
呵呵 国内用电,对功率因数的要求,都是按照1983年制定的文件实施,文件名:《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水利电力部、国家物价局 文件(83)水电财字第215号文件 1983年12月2日颁布。网上有文件全文,你可以搜索下来看看。主要要求指标是: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目前,有的地方已经将标准提高了,就是100kva的也要达到0.90.

6,国家标准中功率因数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三相电机功率因数的范围是 0.8~0.9。按规定月平均功率因数不得低于 0.9,低于 0.9 则按规定的百分数与用户的总电费相乘来增加电费,功率因数越低,增收的百分数越大;高于 0.9 则按规定百分数减收用户电费,但减收的百分数比增收的百分数相应要小,当功率因数在0.95<1时,减收的百分数一直为 0.75%,而不再提高了。因此用户的月平均功率因数一般控制在 0.9~0.95 左右比较适宜,最好不要大于 0.95,一方面 0.95 以上奖励百分数不变,而补偿电容的增加会使用电增加;另一方面要考虑当负荷突变下降时,会造成无功倒送的可能,因为无功电表对正向或反向的无功电量都是累计计量的,因此反而会降低用户的功率因数。扩展资料:单相电机功率因数很低,在 0.5 以下的功率因数的范围:1、功率因数 0.90 标准值适用于:(1)160kV/A 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客户(包括社队工业客户)。(2)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客户。(3)200 kV/A 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注:160kV/A 高压供电工业客户的功率因数标准值为0.85,而不是0.90。2、功率因数 0.85 标准值适用于:(1)100 kV/A(kW)及以上的其他工业客户(包括社队工业客户)。(2)100 kV/A(kW)及以上的非工业客户。(3)100 kV/A(kW)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3、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 kV/A(kW)及以上的农业户和趸售客户,但大工业客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客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功率因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7,污水厂生产用电功率因数标准应为多少A

嘿嘿选0.90!在我们公司从事无功补偿设备研发、生产、销售的30年里,常常有新手向我们提类似的问题。这样:国家要求,所有具有专变的工业用户,必须做无功补偿,必须将功率因数补偿到0.90以上。这是有国家文件的,你可以找来看看,网上有全文,文件名是:《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水利电力部国家物价局文件,(83)水电财字第215号文件 1983年12月2日颁布。)国家文件中,除了对农业灌溉用电单独提到之外,对其它工业用电是一视同仁的。所以,污水处理厂的用电,功率因数也应该达到0.90以上。如果达不到,一样要被收取功率因数调节费。多说几句:因为常规补偿柜的技术很成熟,柜子用的元件也很成熟,所以大量的小厂甚至路边小电器店也敢做补偿柜,这个是很要命的事情,因为行业的技术成熟,不代表生产者的工艺和技术成熟,不代表生产者不用伪劣元件和材料,特别是大量低价山寨的补偿控制器充斥市场,价格看上去很诱人,但是一次罚款就够你受的了。提高功率因数,做无功补偿,是国家提倡的节能技术,但是专业性较强,需要专业人员来做。更多关于无功补偿、功率因数等等问题和资料,可以四芯,也可到这里来查找和讨论,这里有一帮读过大学的快退休的电工老头,干不了多少事情了,但是都以帮助年轻人为乐:zhidao.baidu.com/uteam/view?teamId=36954

8,如何计算功率因素

用你的有功电表度数除以总的电表度数,就是功率因素。一般低于0.85的要罚款,要补加无功功率补偿器.
呵呵供电局的计算方法是计算用电期间的平均值,公式为:功率因数=有功电量/外加:功率因数调节费、线损分摊、其他分摊,等等。功率因数调节费,按照下面的国家文件:(请自己查找全文,网上公开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水利电力部国家物价局文件(摘要)(83)水电财字第215号文件1983年12月2日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功率因数的计算凡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带有防倒装置的无功电度表,按用户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电费的调整根据计算的功率因数,高于或低于规定标准时,在按照规定的电价计算出其当月电费后,再按照“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表一、二、三、)所规定的百分数增减电费。如用户的功率因数在“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列两数之间,则以四舍五入计算。本办法解释权属水利电力部。

9,功率因数要怎么求

cosφ=有功电量/开根号(有功电量的平方+无功电量的平方)=10000/√(10000^2+5300^2)=0.884,因此月平均0.884,达不到供电要求!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每种电机系统均消耗两大功率,分别是真正的有功(单位:瓦)及电抗性的无功(单位:乏)。功率因数是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值。功率因数越高,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值就越大,系统运行则更有效率。① 通过改善功率因数,减少了线路中总电流和供电系统中的电气元件,如变压器、电器设备、导线等的容量,因此不但减少了投资费用,而且降低了本身电能的损耗。② 良好的功因数值的确保,从而减少供电系统中的电压损失,可以使负载电压更稳定,改善电能的质量。③ 可以增加系统的裕度,挖掘出了发供电设备的潜力。如果系统的功率因数低,那么在既有设备容量不变的情况下,装设电容器后,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增加负载的容量。
cosφ=有功功率/视在功率平均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有功功率应该是16637-9082=7555,那么视在功率就是总电表测量出来的值。那么功率因素就应该是7555/16637=0.454,不知道这个回答是否正确,请专家指正 经过查阅《电气工程师手册》第21篇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和电信工程第1长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标准及负荷计算中的1.2节负荷分类和计算。现在修正上述回答。 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计算方法没错。 有功功率=实用电量(表度数)-无功合计=16637-9082=7555。 视在功率的计算前述有错,不应该是总电表测量出来的值,应该是: 视在功率=跟号(有功功率平方+无功功率平方)=根号(7555^2+9082^2)=11813kva。 那么真正的功率因数就是7555/11813,约等于0.639. 哈,这回应该对了。
功率因数有超前与滞后之分,电压为基准,电流超前电压为超前,电流滞后电压为滞后,cosφ=有功功率/视在功率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10,电脑的功率因数是多少

被动式PFC最高0.9,主动式PFC可以做到0.98(是功率因数,不是转换率)以上,国内现在一线品牌的电源用主动式的比较多。钛金牌转换率最高目前是接近0.95(不是功率因数,是转换率)。
电脑的功率因素就是指与之配套的电源的功率因素,最近美国PCMagazine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电脑的典型功率因素为0.65。
功率因素功率因数表征着电脑电源输出有功功率的能力。功率是能量的传输率的度量,在直流电路中它是电压V和电流A和乘积。在交流系统里则要复杂些:即有部分交流电流在负载里循环不传输电能,它称为电抗电流或谐波电流,它使视在功率( 电压Volt乘电流Amps)大于实际功率。视在功率和实际功率的不等引出了功率因素,功率因素等于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所以交流系统里实际功率等于视在功率乘以功率因素。即:功率因素=实际功率/视在功率只有电加热器和灯泡等线性负载的功率因素为1,许多设备的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的差值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而像容性设备如电脑的这种差值则很大、很重要。最近美国PC Magazine 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电脑的典型功率因素为0.65,即视在功率(VA)比实际功率(Watts)大50%!2、视在功率视在功率:即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S = UI上式中,S是额定输出功率,单位是VA(伏安);U是额定输出电压,单位是V, 如220V、380V等;I是额定输出电流,单位是A。视在功率包括两部分: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有功功率是指直接做功的部分。比如使灯发亮,使电机转动,使电子电路工作等。因为这个功率做功后都变成了热量,可以直接被人们感觉到,所以有些人就产生一个错觉,即把有功功率当成了视在功率,孰不知有功功率只是视在功率的一部分,用式表示:P = Scosθ = UIcosθ = UI·F上式中,P是有功功率,单位是W(瓦);F = cosθ 被称为功率因数,而θ是在非线性负载时电压电流不同相时的相位差。  无功功率是储藏在电路中但不直接做功的那部分功率,用式表示:Q = Ssinθ = UIsinθ上式中,Q为无功功率,单位是var(乏)。
一般不是工业区,功率因数都比较大,在0。8左右
文章TAG:功率因素标准为多少功率功率因素因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