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路 > 集成电路 > 光耦放大倍数大约多少,光耦里面的三极管有放大倍数吗怎么分辨

光耦放大倍数大约多少,光耦里面的三极管有放大倍数吗怎么分辨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2-19 21:15:55 编辑:亚灵电子网 手机版

1,光耦里面的三极管有放大倍数吗怎么分辨

有,使用万用表可以测量之。

光耦里面的三极管有放大倍数吗怎么分辨

2,如果做单片机通讯时担心单片机管脚的驱动光耦能力不够一般都会在前端

BE间电流多大取决于单片机输出引脚与三极管基极之间的串联电阻有多大,也就是Ib=(Upin-0.7)/Rb,一般Rb取4.7~10千欧,因此Ib大概为0.5mA左右,三极管的放大倍数约为100~200倍,光耦电流需要10mA驱动的话,Ib只需0.05~0.1mA就够了,因此驱动三极管一般是工作在过饱和状态,这能使得光耦有效导通。

如果做单片机通讯时担心单片机管脚的驱动光耦能力不够一般都会在前端

3,关于TLP250光耦

这只是一个示意图,并不是真正的电路图,那两个三极管是末级驱动管,如果按这么连确实会短路,所以实际中可能是两个三极管分别驱动或是还有其他方法。那个二极管是光敏二极管,用来接收发光管的光信号的。
我来讲。。。2 3脚没加输入的时候,8 5 直接是通的,会有一个电流叫ICCL=7.5mA左右,这个7.5mA是干嘛的呢?这就扯到你讲的右边那个二极管了,这个是光敏二极管,他负责接收左边2 3脚LED发出的光,但是这个光敏二极管的光电流一般几个微安左右,不能做什么事,所以有一个放大器将他进行放大,就是二极管右边的那个三角形。。。这样又回到那个ICCL了,ICCL为这写内部这些乱七八糟的电路的待机电流。----潮光光耦网----

关于TLP250光耦

4,光耦放大倍数的选择原则

光耦放大倍数的选择原则如下:1、光电耦合器放大倍数为信号单向传输器件,而电路中数据的传输是双向的,电路板的尺寸要求一定,结合电路设计的实际要求,就要选择单芯片集成多路光耦的器件。2、光耦合器的电流传输比的允许范围是不小于百分之500。当电流传输比小于百分之500时,光耦中的LED就需要较大的工作电流小于5.0毫安,才能保证信号在长线传输中不发生错误,会增大光耦的功耗。3、光电耦合器的传输速度也是选取光耦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光耦开关速度过慢,无法对输入电平做出正确反应,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5,关于使用P521光耦的问题请教各位

1、图中水平放置的电阻,必须能够给出使三极管饱和的基极电流。继电器电流,从首帖数据估计,24V电压时大约120mA,三极管最小电流放大倍数估计为50,那么基极电流需要2.4mA,故水平放置电阻不能大于10k欧。用4.7k也可以,此处没有什么速度要求,饱和深一些也无妨。2、竖直放置的电阻,可以在2.2k~4.7k之间。3、光耦一次侧仍需要串联限流电阻。
同意楼上,继电器本身就隔离的,没必要加光耦,直接用5V继电器
直接用5V的继电器不就得了吗?
嗯呢,是的哈。我也发现自己犯二了
俺和老汪家有些渊源,插个话儿首先你要分3四个部分分开考虑最为重要首当“继电器”!在没有特殊理由下,要选择继电器额定电压与供电压相等(亦可略低)所以,主题那个100欧就显得很没道理(主题萝莉啰嗦那么多,就是不说额定电压)
5V端忘了接电阻了吧?

6,关于光耦电路的原理

光耦电路即光电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在光耦电路设计中,有两个参数需要格外注意,一个是反向电压Vr,是指原边发光二极管所能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超过此反向电压,可能会损坏LED。而一般光耦中,这个参数只有5V左右,在存在反压或振荡的条件下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超过反向电压。另外一个参数是光耦的电流传输比是指在直流工作条件下,光耦的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之间的比值。光耦的CTR类似于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是光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它取决于光耦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值及电耦的电源电压值,这几个参数共同决定了光耦工作在放大状态还是开关状态,其计算方法与三极管工作状态计算方法类似。若输入电流、输出电流、电流传输比设计搭配不合理,可能导致电路不能工作在预想的工作状态。光耦电路中C-E饱和电压Vce(sat),即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饱和压降。正向工作电压Vf(ForwardVoltage),Vf是指在给定的工作电流下,LED本身的压降。常见的小功率LED通常以If=10mA来测试正向工作电压,当然不同的LED,测试条件和测试结果也会不一样。扩展资料;线形光耦介绍,光隔离是一种很常用的信号隔离形式。常用光耦器件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由于光耦电路简单,在数字隔离电路或数据传输电路中常常用到,如UART协议的20mA电流环。对于模拟信号,光耦因为输入输出的线形较差,并且随温度变化较大,限制了其在模拟信号隔离的应用。对于高频交流模拟信号,变压器隔离是最常见的选择,但对于支流信号却不适用。一些厂家提供隔离放大器作为模拟信号隔离的解决方案,如ADI的AD202,能够提供从直流到几K的频率内提供0.025%的线性度,但这种隔离器件内部先进行电压-频率转换。对产生的交流信号进行变压器隔离,然后进行频率-电压转换得到隔离效果。集成的隔离放大器内部电路复杂,体积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应用。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光耦

7,光耦放大器是干什么的

受光器接受光线之后就产生光电流,从输出端流出,从而实现了“电—光—电”转换。以光为媒介把输入端信号耦合到输出端的光电耦合器。  光耦放大器工作原理是:  光电耦合器是由两个单独的光电耦合器组成。一般来讲,光电耦合器由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光敏器件构成。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L与电流成正比,当电流增大到引起结温升高时,发光二极管呈饱和状态,不再在线性工作区。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与光照度的关系可用IL∝Eu表述。其中,E为光照度,u=1±0.05,因此,光电流基本上随照度而线性增大。但一般硅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是几十微安,对于光敏三极管,由于其放大系数与集电极电流大小有关,小电流时,放大系数小,所以光敏三极管在低照度时灵敏度低,而在照度高时,光电流又呈饱和趋势。达不到线性效果。
光耦合器(opticalcoupler,英文缩写为OC)亦称光电隔离器或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它是以光为媒介来传输电信号的器件,通常把发光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LED)与受光器(光敏半导体管)封装在同一管壳内。

8,关于光耦电路的原理

光耦电路即光电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在光耦电路设计中,有两个参数需要格外注意,一个是反向电压Vr,是指原边发光二极管所能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超过此反向电压,可能会损坏LED。而一般光耦中,这个参数只有5V左右,在存在反压或振荡的条件下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超过反向电压。另外一个参数是光耦的电流传输比是指在直流工作条件下,光耦的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之间的比值。光耦的CTR类似于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是光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它取决于光耦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值及电耦的电源电压值,这几个参数共同决定了光耦工作在放大状态还是开关状态,其计算方法与三极管工作状态计算方法类似。若输入电流、输出电流、电流传输比设计搭配不合理,可能导致电路不能工作在预想的工作状态。光耦电路中C-E饱和电压Vce(sat),即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饱和压降。正向工作电压Vf(ForwardVoltage),Vf是指在给定的工作电流下,LED本身的压降。常见的小功率LED通常以If=10mA来测试正向工作电压,当然不同的LED,测试条件和测试结果也会不一样。扩展资料;线形光耦介绍,光隔离是一种很常用的信号隔离形式。常用光耦器件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由于光耦电路简单,在数字隔离电路或数据传输电路中常常用到,如UART协议的20mA电流环。对于模拟信号,光耦因为输入输出的线形较差,并且随温度变化较大,限制了其在模拟信号隔离的应用。对于高频交流模拟信号,变压器隔离是最常见的选择,但对于支流信号却不适用。一些厂家提供隔离放大器作为模拟信号隔离的解决方案,如ADI的AD202,能够提供从直流到几K的频率内提供0.025%的线性度,但这种隔离器件内部先进行电压-频率转换。对产生的交流信号进行变压器隔离,然后进行频率-电压转换得到隔离效果。集成的隔离放大器内部电路复杂,体积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应用。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光耦
输入口接低电平时,二极管发光,输出三极管导通,输出端有输出。
潮光光耦网专注光电耦合器
这个电路就光耦电路,6N137是高速光耦,当3脚输入低电平时,光电管导通,使得输出端与5脚相连,也就是输出低电平。当3脚高电平时,光电管不亮,输出高电平。就这么分析电路

9,光耦PC817用万用表如何测量

操作规程1、使用前应熟悉万用表各项功能,根据被测量的对象,正确选用档位、量程及表笔插孔。2、在对被测数据大小不明时,应先将量程开关,置于最大值,而后由大量程往小量程档处切换,使仪表指针指示在满刻度的1/2以上处即可。3、测量电阻时,在选择了适当倍率档后,将两表笔相碰使指针指在零位,如指针偏离零位,应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归零,以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如不能调零或数显表发出低电压报警,应及时检查。4、在测量某电路电阻时,必须切断被测电路的电源,不得带电测量。5、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人身和仪表设备的安全,测试中不得用手触摸表笔的金属部份,不允许带电切换档位开关,以确保测量准确,避免发生触电和烧毁仪表等事故。扩展资料产品检测1、用万用表判断好坏,断开输入端电源,用R×1k档测1、2脚电阻,正向电阻为几百欧,反向电阻几十千欧,3、4脚间电阻应为无限大。1、2脚与3、4脚间任意一组,阻值为无限大,输入端接通电源后,3、4脚的电阻很小。调节RP,3、4间脚电阻发生变化,说明该器件是好的。注:不能用R×10k档,否则导致发射管击穿。2、简易测试电路,当接通电源后,LED不发光,按下SB,LED会发光,调节RP、LED的发光强度会发生变化,说明被测光电耦合器是好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用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耦
测量方法:数字表二极管档,测量输入侧正向压降。输出侧正、反压降或电阻值均接近无穷大;指针表的x10k电阻档,测其1、2脚,有明显的正、反电阻差异,正向电阻约为几十kΩ,反向电阻无穷大;3、4脚正、反向电阻无穷大。两表测量法。用指针式万用表的x10k电阻档(能提供15V 或9V、几十μA的电流输出),正向接通1、2脚(黑笔搭1脚),用另一表的电阻档用x1k测量3、4脚的电阻值,当1、2脚表笔接入时,3、4脚之间呈现20kΩ左右的电阻值,脱开1、2脚的表笔,3、4脚间电阻为无穷大。第一类型的光电耦合器,输入端工作压降约为1.2V,输入最大电流50mA,典型应用值为10 mA;输出最大电流1A左右,因而可直接驱动小型继电器,输出饱合压降小于0.4V。可用于几十kHz较低频率信号和直流信号的传输。对输入电压/电流有极性要求。当形成正向电流通路时,输出侧两引脚呈现通路状态,正向电流小于一定值或承受一定反向电压时,输出侧两引脚之间为开路状态。
光耦PC817的测量方法:用数字表测二极管的方法分别测试两边的两组引脚其中仅且仅有一次导通的,红表笔接的为阳极,黑表笔接的为阴极(指针表相反)。且这两脚为低压端,也就是输入端。在正向测试输入端时,再用另一块万用表测试另外输出两只脚,接通时,红表笔所接为C极,黑表笔接为E极。当断开输入端的表笔时,输出端的所接万用表读数应为无穷大。同理:只要在输入端加一定的正向电压,输出端就应能导通,反之,该器件应为损坏。测量的实质就是:就是分别去测发光二极管和光敏3极管好坏。
光电耦合器由发光二极管和受光三极管封装组成。如光电耦合器4n25,采用dip-6封装,共六个引脚,①、②脚分别为阳、阴极,③脚为空脚,④、⑤、⑥脚分别为三极管的e、c、b极。以往用万用表测光耦时,只分别检测判断发光二极管和受光三极管的好坏,对光耦的传输性能未进行判断。这里以光耦4n25为例,介绍一种测量光耦传输特性的方法。1.判断发光二极管好坏与极性:用万用表r×1k挡测量二极管的正、负向电阻,正向电阻一般为几千欧到几十千欧,反向电阻一般应为∞。测得电阻小的那次,红笔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2.判断受光三极管的好坏与放大倍数:将万用表开关从电阻挡拨至三极管hfe挡,使用npn型插座,将e孔连接④脚发射极,c孔连接⑤脚集电极,b孔连接⑥脚基极,显示值即为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一般通用型光耦hfe值为一百至几百,若显示值为零或溢出为∞,则表明三极管短路或开路,已损坏。3.光耦传输特性的测量:测试具体接线见下图,将数字万用表开关拨至二极管挡位,黑笔接发射极,红笔接集电极,⑥脚基极悬空。这时,表内基准电压2.8v经表内二极管挡的测量电路,加到三极管的c、e结之间。但由于输入二极管端无光电信号而不导通,液晶显示器显示溢出符号。当输入端②脚插入e孔,①脚插入c孔的npn插座时,表内基准电源2.8v经表内三极管hfe挡的测量电路,使发光二极管发光,受光三极管因光照而导通,显示值由溢出符号瞬间变到188的示值。当断开①脚阳极与c孔的插接时,显示值瞬间从188示值又回到溢出符号。不同的光耦,传输特性与效率也不相同,可选择示值稍小、显示值稳定不跳动的光耦应用。由于表内多使用9v叠层电池,故给输入端二极管加电的时间不能过长,以免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及测量精度,可采用断续接触法测量。

10,请问光耦有那些重要的参数

摘 要 线性光耦合器是目前国际上正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光电隔离器件。文中介绍其性能特点、产品分类,以及它在单片开关电源中的应用。 ? 关键词 光耦合器线性电流传输比通信单片开关电源 ? 光耦合器(optical coupler,英文缩写为OC)亦称光电隔离器或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它是以光为媒介来传输电信号的器件,通常把发光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LED)与受光器(光敏半导体管)封装在同一管壳内。当输入端加电信号时发光器发出光线,受光器接受光线之后就产生光电流,从输出端流出,从而实现了“电—光—电” 转换。普通光耦合器只能传输数字(开关)信号,不适合传输模拟信号。近年来问世的线性光耦合器能够传输连续变化的模拟电压或模拟电流信号,使其应用领域大为拓宽。 ? 1 光耦合器的类型及性能特点 1.1 光耦合器的类型 ? 光耦合器有双列直插式、管式、光导纤维式等多种封装形式,其种类达数十种。光耦合器的分类及内部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是8种典型产品的型号:(a)通用型 (无基极引线);(b)通用型(有基极引线);(c)达林顿型;(d)高速型;(e)光集成电路;(f)光纤型;(g)光敏晶闸管型;(h)光敏场效应管型。 1.2 光耦合器的性能特点 ? 光耦合器的主要优点是单向传输信号,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抗干扰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传输效率高。它广泛用于电平转换、信号隔离、级间隔离、开关电路、远距离信号传输、脉冲放大、固态继电器(SSR)、仪器仪表、通信设备及微机接口中。在单片开关电源中,利用线性光耦合器可构成光耦反馈电路,通过调节控制端电流来改变占空比,达到精密稳压目的。 ? 光耦合器的技术参数主要有发光二极管正向压降VF、正向电流IF、电流传输比CTR、输入级与输出级之间的绝缘电阻、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 V(BR)CEO、集电极-发射极饱和压降VCE(sat)。此外,在传输数字信号时还需考虑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延迟时间和存储时间等参数。? 电流传输比是光耦合器的重要参数,通常用直流电流传输比来表示。当输出电压保持恒定时,它等于直流输出电流IC与直流输入电流IF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采用一只光敏三极管的光耦合器,CTR的范围大多为20%~300%(如4N35),而PC817则为80%~160%,达林顿型光耦合器(如4N30)可达100%~5000%。这表明欲获得同样的输出电流,后者只需较小的输入电流。因此,CTR参数与晶体管的hFE有某种相似之处。线性光耦合器与普通光耦合器典型的CTR-IF特性曲线,分别如图2中的虚线和实线所示。 由图2可见,普通光耦合器的CTR-IF特性曲线呈非线性,在IF较小时的非线性失真尤为严重,因此它不适合传输模拟信号。线性光耦合器的CTR-IF特性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度,特别是在传输小信号时,其交流电流传输比(ΔCTR=ΔIC/ΔIF)很接近于直流电流传输比CTR值。因此,它适合传输模拟电压或电流信号,能使输出与输入之间呈线性关系。这是其重要特性。 2 线性光耦合器的产品分类及选取原则 2.1 线性光耦合器的产品分类 ? 线性光耦合器的典型产品及主要参数见表1,这些光耦均以光敏三极管作为接收管。 2.2 线性光耦合器的选取原则 ? 在设计光耦反馈式开关电源时必须正确选择线性光耦合器的型号及参数,选取原则如下: ? ①光耦合器的电流传输比(CTR)的允许范围是50%~200%。这是因为当CTR<50%时,光耦中的LED就需要较大的工作电流 (IF>5.0mA),才能正常控制单片开关电源IC的占空比,这会增大光耦的功耗。若CTR>200%,在启动电路或者当负载发生突变时,有可能将单片开关电源误触发,影响正常输出。 ? ②推荐采用线性光耦合器,其特点是CTR值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做线性调整。 ? ③由英国埃索柯姆(Isocom)公司、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4N××系列(如4N25 、4N26、4N35)光耦合器,目前在国内应用地十分普遍。鉴于此类光耦合器呈现开关特性,其线性度差,适宜传输数字信号(高、低电平),因此不推荐用在开关电源中。 3 线性光耦合器应用举例 多路输出式电源变换器电路如图3所示。其输入电压为36V到90V的准方波电压,三路输出分别为:UO1=+5V(2A),UO2=+15V(0.17A),UO3=-15V(0.17A)。现将UO1定为主输出,其电压调整率 SV=±0.4%;UO2和UO3为辅输出,总电源效率可达75%~80%。电路中采用一片TOP104Y型三端单片开关电源集成电路。主输出绕组电压经过VD2、C2、L1和C3整流滤波后,得到+5V电压。VD2采用MBR735型35V/7.5A肖特基二极管。两个辅输出绕组及输出电路完全呈对称结构。因为±15V输出电流较小,故整流管VD4和VD5均采用UF4002型100V/1A的超快恢复二极管。由线性光耦CNY17-2和可调式精密并联稳压器TL431C构成光耦反馈式精密开关电源,可以对+5V电压进行精密调整。反馈绕组电压通过VD3、C4整流滤波后,得到12V反馈电压。由 P6KE120型瞬态电压抑制器和UF4002型超快恢复二极管构成的漏极钳位保护电路,能吸收由高频变压器漏感形成的尖峰电压,保护芯片内部的功率场效应管MOSFET不受损坏。 ? 外部误差放大器由TL431C组成。当+5V输出电压升高时,经R3、R4分压后得到的取样电压,就与TL431C中的2.5V带隙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使其阴极电位降低,LED的工作电流IF增大,再通过线性光耦IC2(CNY17-2)使控制端电流IC增大,TOP104Y的输出占空比减小,使UO1维持不变,达到稳压目的。+5V稳压值UO1则由TL431C、光耦中的LED正向压降来设定。R1是LED的限流电阻。误差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由C5、R2 和C6来决定。C5的作用有三个:滤除控制端上的尖峰电压;决定自动重启动频率;与R2一起对控制回路进行补偿。
文章TAG:光耦放大倍数大约多少光耦放大放大倍数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