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路 > 集成电路 > 过孔与过孔之间的间距多少合适,Altium BGA扇出失败

过孔与过孔之间的间距多少合适,Altium BGA扇出失败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24 19:20:07 编辑:亚灵电子网 手机版

1,Altium BGA扇出失败

基本只有最外面两排可以直接引线扇出,内部的都需要过孔导入到其他层扇出,所以通常需要6层及以上的板子才能扇出,比如8层是常规。层数越低,你比如用最小的走线和间距,很难加工,而且设计周期长;
首先你要把线宽,间距,孔径都设置得比较合适,大了它没法自动布线它就不布线了!还有就是如果你是要想扇出很多排的话,得添加几层,否则最多也只能有两排扇出了!

Altium BGA扇出失败

2,PCB板过孔到过孔的间距是多少焊盘与焊盘的间距是多少

这个要取决于加工厂的加工能力的。原则上电气净距6mil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取值,大部分加工厂都有能力满足。如果你的线路板密度要求更高,可以与加工厂方面进行沟通,看看对方能够做到什么极限、成本会有多大的上浮。

PCB板过孔到过孔的间距是多少焊盘与焊盘的间距是多少

3,pcb铺铜安全间距到过孔及焊盘如何设置

在设计规则里可以修改,具体做法是:点Design---Rules...在Routing中选中Clearance Constraint项,然后点Properties...,将间距调整到合适数值,点OK退出即可。
我觉得你那个并不是通孔焊盘,。你打开焊盘的属性按钮看看焊盘的“层属性”究竟是什么,multi-layer,而smt焊盘一般在top layer,并且焊盘为smt焊盘的时候,焊盘属性中的通孔选项无法设置。为通孔焊盘的时候,通孔大小如果为0的话,就变成smt式样的焊盘。

pcb铺铜安全间距到过孔及焊盘如何设置

4,4层板layout钻孔与钻孔之间的距离为多少元器件与元器件之间的距离为多

钻孔与钻孔最好做到0.3MM,但过孔与过孔之间可以做到0.1MM,以过孔的边缘一测量。即于元件与元件之间,你可以小一点大一点无防,只要没有干扰的元件,原则上是元件之间不要碰到,当然高压元件又不同,加为有安全间距的要求,具体的过孔和走线的安全间距是可以设置的,如下图:执行,设置--规则设计--弹出对画框:

5,用过Altium Designer66的进来怎样在表贴式元件焊盘下放过孔

你是说在焊盘上打过孔还是在焊盘下打盲孔,要是过孔的话就直接放好了,要是盲孔的话我还没有做过,而且盲孔好像很贵的样子。好像选择过孔,在左边中间的位置可以选择孔的起始层和末层,这样就应该设置盲孔和埋孔 只要是一个网络个不会变绿,另外你可以再规则里面是设置一下焊盘和过孔的间距为0就行(我以前没有设规则,也没有变绿啊)
1、在规则clearance按右键增加新规则 2、在first栏点query builder...按钮,condition type中选object kind is,condition value中选via,点ok 3、在secon栏,同样操作,value选pad 4、输入minimum clearance为0.5mm ok

6,一般电路板的孔间距为多少

  一般加工能力:  line:4mil  gap:4mil  via:10mil/24mil  最好:  line:>=8mil  gap:>=8mil  via:>=12mil/25mil  在走线的Via孔附近加接地Via孔的作用及原理是什么?  pcb板的过孔,按其作用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信号过孔  (过孔结构要求对信号影响最小)  2、电源、地过孔 (过孔结构要求过孔的分布电感最小)  3、散热过孔 (过孔结构要求过孔的热阻最小)    上面所说的过孔属于接地类型的过孔,在走线的Via孔附近加接地Via孔的作用是给信号提供一个最短的回流路径。注意:信号在换层的过孔,就是一个阻抗的不连续点,信号的回流路径将从这里断开,为了减小信号的回流路径所包围的面积,必须在信号过孔的周围打一些地过孔提供最短的信号回流路径,减小信号的emi辐射。这种辐射随之信号频率的提高而明显增加。    在哪些情况下应该多打地孔?有一种说法:多打地孔,会破坏地层的连续和完整。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首先,如果多打过孔,造成了电源层、地层的连续和完整,这种情况使用坚决避免的。这些过孔将影响到电源完整性,从而导致信号完整性问题,危害很大。打地孔,通常发生在如下的三种情况:  1、打地孔用于散热;  2、打地孔用于连接多层板的地层;  3、打地孔用于高速信号的换层的过孔的位置;    但所有的这些情况,应该是在保证电源完整性的情况下进行的。那就是说,只要控制好地孔的间隔,多打地孔是允许的吗?在五分之一的波长为间隔打地孔没有问题吗?  假如我为了保证多层板的地的连接,多打地孔,虽然没有隔断,那会不会影响地层和电源层的完整呢?  如果电源层和地层的铜皮没有被隔断影响是不大的。  在目前的电子产品中,一般EMI的测试范围最高为1Ghz。那么1Ghz信号的波长为30cm,1Ghz 信号1/4波长为7.5cm=2952mil。也即过孔的间隔如果能够小于2952mil的间隔打,就可以很好的满足地层的连接,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一般推荐每1000mil打地过孔就足够了。

7,pads router 过孔怎么对齐

覆铜后添加过孔的方法:网上的相关参考内容:只需在底层或顶层选择一块“形状”,右键菜单中点击“覆铜区域内过孔阵列”就可以了,不必选完底层或顶层的“形状”,不然打不上过孔;取消阵列过孔的方法,将筛选条件仅选为“缝合孔”,然后CTR+A就可以选择所有的阵列过孔。PADS Layout下,选择条件设为“选择形状”,点击选择覆铜,覆铜即部份或全部亮显,在空白区域右击,在右键菜单中将“覆铜区域内过孔阵列模式”改选为“填充”,然后再次右击在菜单中点击“覆铜区域内过孔阵列”,(好像PADS ROUTER同时打开的情况下操作不成功)可能接着弹出使用哪种类型的过孔的对话框,点确认后即自动开始添加过孔,这个过程要消耗一定时间,请耐心等待。完成后可以见到之前没亮显的那一部份覆铜也打上了过孔。因为顶层和底层条件的不同,最好的覆铜效果可能要经过反复顶层底层覆铜打地孔来达到,部份没有选择到的覆铜区域可能需要再次选中后执行“覆铜区域内过孔阵列”操作。 默认设置下在覆铜上添加的地孔间距为0.8mm。

8,PADS过孔怎么对齐

两种方法:1:在菜单 setup---pad stacks 选via,在decal name里面找到你要修改的过孔,或者点add via新加一个过孔并在下面name输入名字,名字下面是设置通过或者盲埋孔的,右边设置形状和大小2:在板子上选中你要修改的过孔,右键选porperties,下面一排有个pad图片点击然后可以修改注意这些修改完后所有这类过孔都修改,也就是说修改的是这一类孔。
用GV x y 命令把过孔栅格设置大一些,比如0.5mm或者更大(最好是你需要的过孔间距),拖动过孔放到栅格上即可。PADS是一款制作PCB板的软件。PADS包括PADS Logic、PADS Layout和PADS Router。PADSLayout(PowerPCB)提供了与其他PCB设计软件、CAM加工软件、机械设计软件的接口(如下图所示),方便了不同设计环境下的数据转换和传递工作。
1、用GV x y 命令把过孔栅格设置大一些,比如0.5mm或者更大(最好是需要的过孔间距),拖动过孔放到栅格上即可。2、栅(shan)格结构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空间数据结构,是指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每个网格作为一个象元或象素由行、列定义,并包含一个代码表示该象素的属性类型或量值,或仅仅包括指向其属性记录的指针。因此,栅格结构是以规则的阵列来表示空间地物或现象分布的数据组织,组织中的每个数据表示地物或现象的非几何属性特征。3、孔距就是指网片上孔与孔之间的距离。

9,QFN封装的过孔设计

QFN封装具有优异的热性能,主要是因为封装底部有大面积散热焊盘,为了能有效地将热量从芯片传导到PCB上,PCB底部必须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散热焊盘以及散热过孔,散热焊盘提供了可靠的焊接面积,过孔提供了散热途径。通常散热焊盘的尺寸至少和元件暴露焊盘相匹配,然而还需考虑各种其他因素,例如避免和周边焊盘的桥接等,所以热焊盘尺寸需要修订,具体尺寸见表1。散热过孔的数量及尺寸取决于封装的应用情况,芯片功率大小以及电性能的要求。建议散热过孔的间距为1.0mm~1.2mm,过孔尺寸为0.3mm~0.33mm。散热过孔有四种设计形式:如使用干膜阻焊膜从过孔顶部或底部阻焊;或者使用液态感光(LPI)阻焊膜从底部填充;或者采用贯通孔。这些方法在图4中有描述,所有这些方法均有利有弊:从顶部阻焊对控制气孔的产生比较好,但PCB顶面的阻焊层会阻碍焊膏印刷;而底部阻碍和底部填充由于气体的外逸会产生大的气孔,覆盖2个热过孔,对热性能方面有不利的影响;贯通孔允许焊料流进过孔,减小了气孔的尺寸,但元件底部焊盘上的焊料会减少。散热过孔设计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建议最好采用阻焊形式。再流焊曲线和峰值温度对气孔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在底部填充的热焊盘区域,当峰值回流温度从210℃增加到215℃~220℃时,气孔减少;对于贯通孔,PCB底部的焊料流出随回流温度的降低而减少。
我的建议是有必要设计过孔,理由如下:1.部分芯片底部焊盘是用来接地的,虽然 smd贴片机器焊接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手工焊接则底部容易假焊,这时通过焊盘上面的过孔来加锡补焊,很容易成功.2.部分芯片底部充分接地是用来散热的.加过孔对散热也有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孔不能太大太密,否则漏锡,反倒不利于焊接

10,请问protel2004设置走线最小宽度和过孔内外径最小值是多少字体最

创--------生产制作工艺详解(工程师必备) ------请转交贵公司电子设计工程师一流的生产来自一流的设计,我们的生产离不开你设计的配合,请全力配合各位工程师请按嘉立创生产制作工艺详解来进行设计一,相关设计参数详解:一.线路1. 最小线宽: 6mil (0.153mm) 。也就是说如果小于6mil线宽将不能生产,如果设计条件许可,设计越大越好,线宽起大,工厂越好生产,良率越高 一般设计常规在10mil左右此点非常重要,设计一定要考虑2. 最小线距: 6mil(0.153mm).。最小线距,就是线到线,线到焊盘的距离不小于6mil 从生产角度出发,是越大越好,一般常规在10mil,当然设计有条件的情况下,越大越好此点非常重要,设计一定要考虑3.线路到外形线间距0.508mm(20mil)二.via过孔(就是俗称的导电孔)1. 最小孔径:0.3mm(12mil)2. 最小过孔(VIA)孔径不小于0.3mm(12mil),焊盘单边不能小于6mil(0.153mm),最好大于8mil(0.2mm) 大则不限(见图3) 此点非常重要,设计一定要考虑3. 过孔(VIA)孔到孔间距(孔边到孔边)不能小于:6mil 最好大于8mil此点非常重要,设计一定要考虑4,焊盘到外形线间距0.508mm(20mil)三.PAD焊盘(就是俗称的插件孔(PTH) )1,插件孔大小视你的元器件来定,但一定要大于你的元器件管脚,建议大于最少0.2mm以上也就是说0.6的元器件管脚,你最少得设计成0.8,以防加工公差而导致难于插进,2,插件孔(PTH)焊盘外环单边不能小于0.2mm(8mil)当然越大越好(如图2焊盘中所示)此点非常重要,设计一定要考虑3. 插件孔(PTH) 孔到孔间距(孔边到孔边)不能小于: 0.3mm当然越大越好(如图3中所标的)此点非常重要,设计一定要考虑4. 焊盘到外形线间距0.508mm(20mil)四.防焊1. 插件孔开窗,SMD开窗单边不能小于0.1mm(4mil)五.字符(字符的的设计,直接影响了生产,字符的是否清晰以字符设计是非常有关系)1. 字符字宽不能小于0.153mm(6mil),字高不能小于0.811mm(32mil), 宽度比高度比例最好为5的关系 也为就是说,字宽0.2mm 字高为1mm,以此推类六:非金属化槽孔 槽孔的最小间距不小于1.6mm 不然会大大加大铣边的难度(图4)七: 拼版1. 拼版有无间隙拼版,及有间隙拼版,有间隙拼版的拼版间隙不要小于1.6(板厚1.6的)mm 不然会大大增加铣边的难度 拼版工作板的大小视设备不一样就不一样,无间隙拼版的间隙0.5mm左右 工艺边不能低于5mm
单面板也是在双层的电路板中绘制的,特点就是你只在top层布线了---红线。bot层可以隐藏:快捷键l ,将信号层打钩或者将钩去掉,bot层勾去掉。做电路板时,电路板要求里面注明:单面板!!!一切搞定。
protel本身设置的最小厂家是生产不出来的,所以你这个问题应该问实际的厂家能可靠加工精度尺寸是多少?这个问题了你要问PCB厂家,不同的工艺差异生产的精度也不一样,你可以上 嘉里创 网站看看,他明确告诉你自家能生产的PCB的具体要求。
能宽就宽一点,线反正是越小越不好,0.2mm算是很细的了,如果非要用细线,最好把铜薄做厚一点,另外过孔的话,最好问下生产方,再做休改,应为有时太小了他们做不出来。
文章TAG:过孔与过孔之间的间距多少合适过孔之间间距

最近更新